“還是讓喬萬尼在士麥那加固城防,比雷埃夫斯港到希俄斯島至士麥那的航線,由護航艦隊重點布防,每次補給以兩天為單位供應三輪。另外準備著手重建第四軍團的編製……既然有如此低息的貸款,放著不用就可惜了。拉攏雇傭兵的事情還得繼續下去……”
禦前會議上的幕僚重臣們交換完意見後,還是等待著約翰做最後的決定。就大勢而言,戰爭進程的推進已經無可避免,尤其是當時前往割喉堡替約翰解圍的雅典公爵拉提烏斯生死不明的情況下,帝國境內更是群情激奮,複仇的怒火從小亞細亞一路蔓延深入到歐洲境內,乃至來自波蘭、匈牙利、奧地利、波西米亞、意大利等地的熱血青年湧入巴爾幹半島。
新上任的公教教宗尼各老五世也在宣揚著類似的論調,奧斯曼此時已虛弱不堪,正當替上帝收複故土,懲治異教徒。
當然,這雖然不是正式的十字軍號召,也鼓動了部分狂熱的貴族支援金錢或人力——盡管這筆援助最終的去向不得而知。
“陛下,還是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反攻為好。等第四軍團整合完成之後,戰爭不知道會出現怎樣的變動,何況現在喬萬尼將軍的軍隊還有能力威脅布爾薩甚至安卡拉,這能為我們在談判桌上攫取到大量利益。畢竟態勢上看,我們仍在進攻。但據說馬穆魯克人在東線,又是毫無疑問地節節敗退。”
約翰將視線轉向發言的中年男子:“盧卡斯先生,那麼你的計劃是什麼?”
出聲的人,是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心腹之一,盧卡斯·諾塔拉斯。因為常年作為密使奔走於公教會、佛羅倫薩等地,倒是很難在禦前會議上看到他的身影。但在朝中,盧卡斯享有著很高的威望,據說他與前腳剛給帝國送了一筆錢的“大善人”科西莫還有不錯的私交。
“第四軍團的殘餘士兵調往西巴爾幹,維持邊境治安的同時緩慢補員,能在戰爭結束前恢複實力最好。如果不能,也不會影響大局。接著轉而雇傭成建製的傭兵團或尋求其他國家提供傭兵支持,重新登陸巴爾幹展開攻勢。”
盧卡斯起身後特地掃了一眼提案相對保守的阿格裏帕,接著說道:“傭兵團可以讓我們立刻展開潮水般的攻勢。化為一片廢墟的割喉堡,對奧斯曼人而言沒有任何防守的價值,但如果我們重新組織大軍於此登陸,則可以迅速鉗製卑斯尼亞(布爾薩)城,緊接著,從兩個方向威脅安卡拉!”
“不錯的設想,但據我所知,巴爾幹的傭兵在喬萬尼開拔之時,就已經被安傑洛與喬萬尼將軍盡數雇傭了。等到其他國家的援軍到位,就算是省去中間談判的環節,集結起來恐怕已經是數月之後了。盧卡斯先生怎麼打算解決這個問題呢?”索菲雅有些慵懶地靠在聖座旁,隨口問道,“又或者,你心中有了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