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帝國第六十間番屬法(2 / 3)

這筆巨大的生意讓南洋各國都得到了好處,但遠遠不足以抵銷他們向大唐購買奢侈品,購買兵器的價格,為此,皇帝隻能對大唐商人從南洋各國購買苦力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天,宋獻策、顧君恩、洪承疇數個朝庭三品以上的大員,加上從刑部、戶部、工部抽調出來的精兵強將十數人,圍坐在太和殿的偏殿,正在熱烈的討論著番屬法。

大唐已有了商法、開拓法、刑法、稅法……但番屬法和其他法律不同,這是一個前朝從沒有出現過的法律,因此盡管這些每天天剛剛亮就要趕到皇宮,參與討論編寫這部番屬法,廢寢忘食十幾天,眾人現在還是神情亢奮。

宋獻策這些朝庭大員倒也罷了,那些從刑部、戶部、工部抽調出來的官員都是六七品的小官,參與這部番屬法的編寫,不但能讓他們名聲雀起,還能讓他們直接進入重臣和皇帝的眼中,一舉二得,無異於天賜良機。

大唐要製訂番屬法的風聲早已傳了出去,各個屬國心思不同,都在千方百計的打聽番屬法的內容,無奈,番屬法是在皇宮中製訂,在沒有出來之前,除了參與人員,就是大唐的官員也不知道。

與開拓法幾乎是皇帝一手製定的不同,李鴻基隻對眾人交待了番屬法的大致意向,就完全甩手不管,如今十幾天過去了,眾人還沒有拿出番屬法來回報,李鴻基自己也甚為好奇,這天終於決定親自去看看。

李鴻基帶著兩個皇子,由禦書房直接走向太和殿,李傑和李智兩人虛歲已年滿六歲,到了懂事的年齡,皇帝經常花費大量的時間陪他們遊玩,有時處理政事也把他們帶著身邊。

如今宮中又添了數位皇子、皇女,不過,他們年齡還小,都由他們的母親和一大堆奶媽,宮女圍著,皇帝自然沒有那麼多精力陪他們。

李鴻基帶著兩個皇子一起,走到了大門口就停了下來,他並沒有急於進去,而是停在門口,靜靜的聽著各人對番屬法的看法。

宋獻策三人其實隻是負責把關,提一些建議,工部和戶部的官員也是如此,各條法律還是由刑部抽調出來的官員來擬定,畢竟他們才是真正的精通法律。

此時刑部員外郎江浩正在大聲的念著番屬法的條文,江浩是大唐第一次科舉考試明法一科的狀元,如今數年過去了,已是刑部的六品官員,要是外放,起碼也是一個知府以上,在這些抽調出來的官吏中,江浩起主要的起草工作,他本人精通曆朝曆代的各種法律。自然是番屬法主筆的首席人選。

“番屬法第五條:各個屬國必須每年向大唐進貢國庫收入的一成作為貢品,番屬法第六條:宗主國有權向各個屬國駐軍,駐軍的人數由宗主國確定,駐軍所需軍費由番屬國提供。番屬法第七條:對來自於宗主國的貨物,番屬國不得設卡收稅,不得找理由留難。番屬法第八條:番屬國國王的變更必須經過宗主國的確認,否則無效。番屬法第九條:…… ”

聽到這裏,李鴻基不由咳了一聲,這些條約條條都是對宗主國有利,而番屬國一旦接受了這樣的條款,等於完全失去自主,也有違李鴻基的本意,急忙打斷。

眾人聽到咳嗽聲,扭頭一看,皇帝就站在門口,急忙離座,拜見皇帝和兩位皇子,李鴻基連忙讓眾人起身,掃了一眼江浩:“江愛卿,番屬法完成的如何?”

江浩見到皇帝還記得他的姓氏,心中大感自豪:“回皇上,臣等已經完成,再經過三位大人同意,就可以呈給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