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叫山來到梁上時,四下張望,見四裏八鄉的鄉親們,全都穿戴一新趕來了,其人數規模,絲毫不遜於賽歌會。
站立在橋頭拱洞前,陳叫山見新橋橋欄上,每隔一尺,便拴係了一條紅綢帶,紅綢帶上寫著修建新橋的工匠、捐款者,以及對新橋建造做過貢獻的所有人的名字……
在女兒梁這一岸,一條紅綢帶最寬,上麵的字也最大——陳叫山!
朱萬勝領著上百號兄弟,果真也來慶賀新橋開通了,新橋以西,泊靠著兩艘鯉魚灣的大船……
“叫山兄弟,叫山兄弟……”
芭蕉林葉子忽一陣動響,朱萬勝閃身出來了,遠遠地,便笑著衝陳叫山拱手,“今兒我可是來值了,竟能遇到兄弟……”
“你今兒就是不來,我也尋思去找你呢!”陳叫山故意陰下臉來,“船隊兄弟們跑船來回,打攪朱兄夠多了,還讓朱兄再破費送禮,讓我怎心安哪?”
朱萬勝走近了,上下打量著陳叫山,見陳叫山一身長衫,身形較之以往,略胖一些,略白一些,而眉宇之間,卻充滿從容淡若之光,不禁感慨道,“再叫兄弟陳幫主,那真是不合適了啊……我早有耳聞,如今是陳先生!”
兩人相互問候、寒暄,朱萬勝說,當他接到女兒梁、男兒坡鄉親,尋求隆江商行工器客幫助修橋的消息時,正疑惑,來人卻說是陳叫山有言托付的,即刻便調集人手,順江而下,為新橋勘定橋樁……
“說句私心的話,這橋通了,也是極大方便了我隆江商行攤貨客們……”朱萬勝說,“今兒這通橋的好日子,怎能不過來熱鬧熱鬧?”
陳叫山和朱萬勝說著話,梁上不斷有鄉親經過他們身旁,不時地打著招呼,“陳幫主好,朱老板好……”
為營造通橋之喜慶氣氛,女兒梁的獅子隊鑼鼓隊,開始鬧騰起來了,對岸男兒坡的舞龍隊和采蓮船隊,也隨之應合,敲敲打打了起來……
鄉親們都被熱鬧吸引過去了,陳叫山方才湊近朱萬勝耳邊,一陣低語……
朱萬勝不斷點著頭,“嗯……嗯嗯……辱沒祖宗的奸詐小人,人人皆可誅之……”
老邵和通山老漢,以及女兒梁、男兒坡許多德高望重的鄉紳,縣府過來的人,全都彙聚在了梁上……
參與賀橋儀式的相關重要人士,全都來到了女兒廟裏,一位老鄉紳拿出了修橋募捐名冊來,開始誦讀……
募捐者中,當屬陳叫山的兩千大洋最多!而當初,孔老八他們以“益盛茶廠”之名義,也捐款了六百大洋……
賀橋儀式之程式,眾人皆以事先商討確定:其一,是鳴炮賀橋,其二,剪彩通橋,其三,是畫龍點晴,其四,是群賢敬香,其五,是眾人踩橋……
“我提個建議……”老鄉神剛宣讀完賀橋程式,陳叫山便接話說,“群賢敬香的名單裏,應該添上漢口益盛茶廠的孔老板、譚老板、申老板三人……”
“理當添,理當添……”鄉紳和縣府的人都紛紛讚同……
於是,舞獅隊的人去了柱子家,敲鑼打鼓去請孔老八、譚老六、申老三,三人皆感意外,卻又欣喜不已,欣然趕來了女兒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