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野心初露(1 / 2)

沐浴之際,劉辯再也熬不住,溫水舒坦無比,他不知不覺間昏睡了過去,等到他猛然驚醒過來以後,時間已經過了一個時辰。

好在伺候他沐浴的人,是何太後隨身忠心的宮娥,倒也令他鬆了一口氣。

任誰剛穿越之後,就差點被人陰謀害死,隻怕也會睡不好覺。

片刻時間後,劉辯身披帝袍,頭戴帝冠,銅鏡之中露出一張略顯蒼白的俊朗麵孔,雖不說多精神,但至少那種發黑暈,幾乎控製不住的頭暈目眩、天旋地轉之感,也算是就此消退了。

“皇兒,母後看你整個人精氣神煥然一新,簡直想換了一個人般。”

不知道何太後是不是看出什麼,這話顯然帶著試探的味道。

劉辯心思一轉:“不管孩兒變成什麼,孩兒終究是母後的兒子,有孩兒在,將來這天下,誰都別想欺負母後。”

何太後聞言,鳳目眼神微微閃動,似是深受感動。

“那我兒以為,十常侍究竟是殺還是不殺?”何太後忍不住壓低了聲音:“我看你舅舅素來有野心,若無十常侍與之相互製衡,唯恐會成為下一個梁冀,跋扈朝野上下。”

往常時候,何太後當然不會問劉辯這樣的問題,但不知為何,她今日看到兒子手刃蹇碩,總覺得兒子身上似乎發生了什麼其妙的變化,遂而下意識地問出口。

劉辯沉吟了片刻,何太後的心思他非常理解。

按照曆史上,自己的舅舅何進想要誅滅十常侍等諸多宦官,但何太後不同意,兄妹兩人出現分歧,以至於互相猜忌都很嚴重。

何進想了一個陰招,召集董卓、丁原等刺史調兵進入洛陽,以兵威逼迫何太後下詔誅滅十常侍等宦官。

此等兵諫之舉,何談兄妹情誼?

那麼眼下的問題是,何太後自然很清楚,她現在孤兒寡母,若當真讓何進做大,豈非是下一個跋扈將軍梁冀?

更況且梁冀的事情,也隻不過是才過去不到幾十年而已,他大權在握期間,擅殺皇帝,廢除擁立皇帝,隻在朝夕之間。

何太後如何不怕?

“昔年桓帝以宦官之屬,誅滅外戚梁冀,全部依仗宦官之力,父皇執掌天下之際,為了防止大將軍權力過大,這才設置西園軍。

以和舅舅素來有過節的蹇碩為西園軍元帥,便是為了在他歸天之後,製衡舅舅。

現而今蹇碩謀逆,兒臣手刃之,母親若有擔憂,何不廢止阿舅兵權?”

何太後臉色大變:“妄言!若你阿舅不掌兵,人人欺淩我孤兒寡母,為之奈何?”

劉辯著實無語,這是既怕自己的哥哥成為第二個梁冀,又怕自己沒人保護。

就沒想過自己掌握兵權,自己一言定天下人生死嗎?

女人啊,有些時候想法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

“母後且看今日之事,阿舅當真能保護你我母子不成?”劉辯輕笑一聲:“若孩兒親自執掌西園軍,且孩兒素聞盧植、蔡邑、王允、馬日磾等人頗有賢名。

與其將朝政放在大將軍一人手中,何不一分為五,著令盧植、蔡邑、王允、馬日磾五人分別執掌朝政。

孩兒親自領西園軍,隻要這兵權在孩兒自己手中,又何必畏懼他人有不臣之心?”

何太後又是一陣吃驚的看著少帝:“吾兒此言……實為驚天,實為驚天,可你阿舅眼下忠心耿耿,如何好撤他職權?豈非令他心中怨恨?”

“母後無需憂慮,大將軍為人素來蠻橫,此事母後著令他以雷霆手段,擒拿西園軍諸多校尉。

抓渤海王劉協,更是將宮中諸多宦官一並擒拿,母後您說,這些人會不會心生怨恨?

滿朝文武大臣,會不會覺得大將軍做事過於殘暴,從而上書彈劾?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隻需防備大將軍狗急跳牆,傳召丁原、董卓等心懷不怪的刺史帥軍入洛陽,已達成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外,餘者不足為慮!

屆時,廢止大將軍權柄,以成朝野上下呼聲,母後隻不過是順勢而為。

常言道,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等到那個時候,想必大將軍也無怨言敢說,反而還會覺得是母後救了他的命。”

說千道萬,劉辯這是想自己手握兵權!

等到那個時候,生殺予奪,皆出於己,才是真正的為漢少帝劉辯逆天改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