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年將辭, 新年將至的年末,“小司南”的名字再次上了各大社交軟件頭版頭條。

說起這個“再次”,指的是幾月前獨白解散演唱會時帶著“幸運觀眾”名頭以一張糊圖出圈的那次。

演唱會結束後,媒體帶著照片找到麥娛, 問是不是推出新人的手段, 畢竟他們都知道這種環節一定不是隨意的安排,而且又恰好是姿色如此出眾的人, 再加上麥娛二代團推出在即, 難免聯想頗多。

二代團因為先前與李端的爭端在熱門上飄了數日, 裏麵也不乏優質的種子, 但青蔥的嫩芽在莫聽白一眾成熟的參天大樹麵前就顯得沒那麼亮眼了。

有媒體詢問新經紀人這是不是二代團的隱藏選手, 還有競爭公司也在旁敲側擊問麥娛與那人的關係如何,一副躍躍欲試挖牆腳的姿態。

被媒體和同行轟炸了連續三日, 加上他也有意簽下司南, 這位新經紀人便四處打聽了一遭,最後在當時解散演唱會的某後台工作人員那聽到在演唱會結束後司南和獨白幾人在一起的畫麵,然後又聯係了秦喧, 秦喧無奈鬆口說是稍微有些交情。

經紀人連忙抓住機會詢問司南更多信息, 比如有沒有簽公司之類,打不打算進娛樂圈,但秦喧隻說了個名字,其他便說不太了解了。

於是,當天娛樂版塊上就多了一個名字, 叫做“小司南”。

其實誰都不知道這位“小司南”與他們知道的那個司南年齡孰高孰低, 隻是因為出現的晚了一些,便加上了這麼一個前綴。

而且雖然當天難以捕捉真容的糊圖看不太出,現場的觀眾卻十分篤定地說“小司南”與司南長相十分神似, 說是什麼替身都不為過。

但他們都知道以“小司南”的顏值,絕對不會屈於隻當一個替身,就是他屈於,麥娛首先也要坐不住了。

不過當天豆瓣靈異組再次出神貼,言道:

“《指南針法則》再次停更,且劇情點奇怪,與漫畫人物同名相似人出現的時機又過於巧合,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這位‘小司南’不會真是從漫畫裏穿出來的吧?”

這個帖子在熱門飄了半天,與之前那個分析司南是漫畫裏走出來的帖子並駕齊驅。

兩個帖子都有人在裏麵說的頭頭是道,但至少一定有一個是站不住腳的。

畢竟如果之前的那個司南是從漫畫裏走出來的,怎麼還能時隔半年餘,再走出來一個呢?

這麼一來,整個世界會不會在某天被叫做“司南”的人包圍了。

所以原本討論得熱烈的猜想就因為這個悖論再次不了了之了。

而三四個月過去,司南再次“重現江湖”的原因是他以獨立音樂人的身份發專輯出了道。

專輯名稱與主打同名——《溫柔野獸》。

他沒有簽署任何娛樂公司,在專輯發售前後拒絕了無數絡繹不絕被拋過來的橄欖枝,堅決地作為個人出了道。

他不太有事業心,但又實在熱愛舞台,回憶起從前作為——額,“大司南”的那段時間,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唱歌和表演,但其他那些仿佛是要衝擊什麼kpi的事情讓他覺得十分冗餘。

他甚至不太理解當初其他幾人為什麼選擇了簽公司。

莫聽白是因為年齡小被“騙進來”的,艾斯大概率是為了隨便找個地方打理自己的行程,雖然他一直以來都相對自由,賀深見……聽說是為了他來的麥娛。

原司南比較好數他最讓人費解了,在進麥娛之前,他就是個有不錯資源的主持人了,而在組合解散後他也幾乎沒有發新歌,似乎對做歌手不是很感興趣。

總之,除了原司南外,其他人都有機會個人出道的。

不過他沒有去問,沒經曆過別人的那些,就沒有資格就評價和質問別人。

同樣對於他的這個決定,幾人也沒有多加置喙,並且在他準備專輯期間,幫他找了從前合作過的製作人,宣傳上也出了不少的力。

即使沒有這些,《溫柔野獸》也完全有能力憑借自己的實力獲得盛名。

在《溫柔野獸》推出後不久,“大司南”的個人新專輯《夢裏的詩》就發表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各大音樂榜單首頁並駕齊驅飄著兩個司南的名字。單看歌名是猜不到演唱者為誰的,點進歌裏去看那一長串的作詞作曲也是分辨不出,因為這兩位都是自己作詞作曲,有時候各種樂器、後期都是自己,生怕哪個環節麻煩了別人一樣。

隻有當嗓音慢慢從播放器裏震蕩出來的時候,兩個人的形象才慢慢被區分開來。

“大司南”的嗓音潮濕溫潤,像是被親吻芳澤後的一個寂靜而厚實的夜晚。

“小司南”的大部分歌裏都有些夏季熱浪迎麵呼嘯湧來時戛然而止的分寸感,一點點清涼的水花濺到你身上的時候,都能讓你真真實實的感覺到夏天她到來了。

有些人猜測這是麥娛的營銷手段,天才雙胞胎什麼的,但一段時間過後,兩個司南之間在公開場合絲毫沒有交集,雖然會互相推歌,但從語氣中看不出區別於其他幾人的更多親昵,就讓人把目光慢慢放淡了下來。

在團體解散後,團內蛛網一般複雜的cp線也慢慢消解,粉絲逐漸將目光放回到他們個人身上,各個cp站子半個月產不出一個像樣的作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