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富濟貧(3 / 3)

等張豐把粥全部分下去之後,朱挽便提著幹糧筐和張豐一起來到隊伍後麵,從隊尾開始分發麵餅。

人們再次騷動起來,前麵的人紛紛往後麵擠,後麵的人則伸著長長的手臂,熱切地看著張豐的手。

隊伍瞬間失去原有的形狀,在朱挽和張豐周圍形成人牆。

眼見形勢失去控製,朱挽舉起竹筐奮力擲出。

筐子落在人群外圍,落地的瞬間,麵餅從筐口激射而出,撒成一條射線,然後又瞬間被人一搶而空。

圍在朱挽和張豐身邊的人很快散去,兩人默默地看著混亂的人群,留意著人們的表現。

誰都想活命,這是可以理解的,即便不顧施舍人想照顧弱者的意願非要分一杯羹去,原也無可厚非,但如若為了一點吃的竟置他人性命於不顧,那就太過分了。

暗暗記住那些毫不留情地推搡、踩踏別人,又或是搶奪別人食物的人,將之剔除於救濟名單之外——這些人既然如此強悍,也就沒有必要給予幫助了。

等待施粥的隊伍雖然亂得不像樣,卻並沒有完全散掉,有些人自忖搶不過,便索性不湊那個熱鬧,正好趁機排到隊伍的前麵,也好早點領到粥,省得兩邊落空。

這種做法倒是不難理解,令人驚奇的是,在隊伍的前排不止有體力不濟的老弱婦孺,竟然也有一些中青年,這些人若是去搶的話絕對有希望搶到幹糧,那不比一碗薄粥更有吸引力嗎?何況搶完幹糧之後仍然可以仗著體力在領粥的隊伍裏搶占到一個比較靠前的位置,並不耽誤領粥,為什麼他們不去搶呢?張豐和朱挽首先想到的就是:這是一些有廉恥心的人,雖曆經磨難,卻仍然保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

兩人對視一眼,一路向前走去,一邊走一邊把那些老老實實站在隊伍裏的中青年男女拉出隊伍,口中說到:“我要找些幹活的人,你跟我來。”

兩人從隊尾走到隊頭,一共挑出三十餘人,這時那些哄搶幹糧的人也開始紛紛歸隊,聽說他們招人,又湧過來自薦,都被朱挽拒絕了。

那些行搶的人,也許並不全是自私冷酷的人,他們如此凶悍也許隻是為了家人或是朋友,但張豐和朱挽今次選人的標準卻隻有一個,那就是忠厚善良,隻有這樣的人,才能讓他們放心地帶回山穀做鄰居。

把那三十多個人帶到一旁,朱挽說:“我剛在江對麵買了一片荒地,想在芒種之前種上莊稼,你們願意去開荒嗎?”

所有人都點頭應諾。誰都知道,靠救濟活命並不是長久之計,隻有找到活幹,才能養活自己和家人。來難民中挑選勞力的已經有好幾撥了,他們都是被人挑剩的,大多是家中負累太重,一個人要照顧好幾個老幼婦孺,要麼就是雖然單身卻身體單薄,這次被選中,都是心中慶幸,那些單身的自不必說,那些拖家帶口的人更是暗暗希望朱挽和張豐能按戶雇傭,把自己一家老小全都收下,就算不行,有自己這份工錢好歹能讓家人少挨點餓。

“先說好了,一天管兩頓飽飯,沒有工錢。”張豐忽然上前一步,大聲說。朱挽驚訝的看了張豐一眼,卻在與她對視的瞬間明白了她的意思。

很多人歎著氣轉身,準備回到領粥的隊伍裏去,隻有寥寥幾人站到了朱挽兩人麵前。

“各位請稍等。”張豐叫住那些要走的人,“請問你們為何不願去?無論如何,這總是一條活路不是嗎?莫非各位寧可留在這裏靠施舍度日,也不願憑自己的力氣掙口飯吃嗎?”

“光自己吃飽有什麼用,俺又不是一個人。”

“一家老小都指著我呢,我總不能隻顧自己吃飽,讓一家老小都餓死。”

“家裏就俺一個能動的了,俺走了,娘和妹妹哪還有活路。”

人們訴說著自己的難處,希望朱挽和張豐能大發慈悲,多少給點工錢,可這兩人就是不鬆口。

這時有人問道:“俺一天隻吃一頓,另一頓口糧俺省下來給家裏成不?”

本來很多人已經準備走了,這個提議再次留住了他們的腳步,若真能管飽,兩頓飯的食物量是很大,省下一頓,夠讓另外兩人活命了,於是那些家口比較小的人就都動了心。

張豐卻說:“那怎麼行,吃飽了飯的人和沒吃飽飯的人,幹的活能一樣多嗎?”

有那心思靈活的,就有了進一步的想法,便說:“您把兩頓口糧分給俺,俺保證給您做出一個吃飽的人要幹的活,保證不讓東家吃虧!”

話一出口,其他人立刻附和,七嘴八舌地懇求朱挽同意這個辦法,甚至還有人提出按工計酬,多勞多得,這樣的話實際上等於全家受雇,自是再好不過。

朱挽轉頭微笑著看向張豐,意思說這些人都很顧念親情,有的甚至還很聰明,你應該放心了吧?

張豐回了朱挽一個笑臉,可是轉臉麵對難民時卻仍然不肯鬆口,毫不心軟地回了兩個字:不行!

她的目光從那一張張失望、無奈、氣憤以及怨恨的臉上逐一掃過,記下那幾個生氣和怨恨的人,眼見那些人就要離開,趕緊碰了碰了朱挽。

於是朱挽便出來做好人,勸張豐說,按工計酬的法子還算合理,眼下急等著春耕,勞力不好找,不如就由著他們帶上家人,能多開點荒地總是好事,張豐隻說那麼多人亂糟糟的招人煩,不過到底還是點頭同意了,於是朱挽便讓他們都去把家人叫來,有人請求領了粥再來,朱挽說急著趕路,等下一人發個餅子,那些人一聽趕緊跑了,不一會便扶老攜幼地回到朱挽和張豐麵前。

[書客居網友自行提供更新^www.Shke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