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32章 32.請旨(3 / 3)

江老太君稍稍一避,恭敬地行了個叩拜之禮,皇帝當即將江老太君扶起,道了一聲“免禮”,隨即吩咐劉公公為江老太君搬一張坐塌來。

江老太君仍要推辭,皇帝卻道:“老侯爺是先皇與朕的救命恩人,侯府上下為朕與這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先皇薨逝前曾囑咐朕親待老太君,老太君若執意不坐,朕他日故去,無法同先皇交代。”

江老太君思索了片刻,這才緩緩落座。

皇帝問了問侯府與老太君的近況,老太君笑答:“承蒙皇上掛念,府中上下一切安好,家中大小事都由兒媳照看著,老身也能享個清福。近日元佑歸來,能得孫兒相伴左右,心中自然熨帖。”

皇帝自然是能聽出江老太君話裏有話,若是這江元佑是個沒出息的,他允了江元佑安心在京裏做個閑散侯爺倒也罷了,奈何他如今在軍中威望幾乎無人可以撼動,南朔黨項雖然求和,但仍舊蠢蠢欲動,若是他日多方聯合,這邊關戰事還得依仗江元佑。

“元佑護家衛國報效朝廷是他身為臣子的使命,他既承襲了永安侯位,便該做他應做之事,老身絕不會為了一己之私令陛下與百姓心寒。”

此話甚是中聽,皇帝聽罷心中頗為滿意。旁人說了或許還有阿諛奉承之嫌,但此話出自永安侯府的老太君之口,偏就令人格外信服。

“隻是老身今日前來,是為了元佑的婚事,想向陛下求一個恩典。”

皇帝大喜道:“原是此事!元佑方平南朔之亂歸來,又立一大功,朕前些年有意為他賜婚,他竟推了。不知老太君要為他定哪家的姑娘?若是合適,朕下這個旨意也並無不可。”

皇帝內心裏倒是有了個人選,良妃這些日子時不時地提及懷興的婚事,皇帝自是念在了心裏,隻是懷興直到今年身子才有起色,皇帝也想再留她幾年,省得她還未來得及過些正常的日子就早早嫁了人。良妃的意圖明顯,皇帝看在眼裏卻一直沒有表態,一則他確實十分在意江元佑的婚事,江元佑方方麵麵都堪為駙馬人選,然而皇帝卻覺得讓他做個駙馬似乎屈才了些。二則,江家三代短壽,雖是外力因素,但民間也有傳言這是江家男兒的命數,作為一個父親,也是舍不得公主去受老太君與譚氏那樣的苦。

便是想到了江家這些女流之輩的心路,皇帝對老太君來請旨賜婚除卻喜悅外也存了些疑惑,更好奇那個至今未婚也看似對女子無意的江元佑相中了誰。

江老太君緩緩道來:“正是鍾成鍾都督家的獨女,名雪茹。”

皇帝遲疑了下,這個名字他近些日子來實在耳熟,懷興身體能夠大好,按照國師的說法,正是因為這位“有福”的鍾雪茹的功勞。良妃與五皇子多少都提過要給這位鍾家小姐一些賞賜,最初覺得賜些錦繡珠寶便可以了事,但如今江老太君這麼一提,反倒讓皇帝頓時有了茅塞頓開之感。鍾家小姐的“福氣”養好了懷興是事實,江家老侯爺對皇帝有恩,若是這位小姐的福分能夠庇佑江家……

“老身亦知貿然前來求陛下下旨實為不妥,然元佑傾心於鍾家女兒,這孩子自小從未求過老身何事,總算是有了成家之意,老身便擅自做主,使了先皇賜給江家的令牌,來向陛下求這個恩典。如今他年歲不小,老身也盼他能早日安定下來。”

皇帝聽罷,隻在心底盤算了片刻便有了結果:“老太君言重,朕正愁著如何賞賜元佑與那位鍾家小姐,經老太君這麼一提,朕方覺成人之美最是適宜。這婚事,朕許了。”

“老身代元佑叩謝陛下聖恩。”

“老太君請起。”皇帝伸手扶住江老太君,“朕這便擬旨,著太常寺來操辦元佑的婚事。”

江老太君思索了下,含笑道:“一切都聽陛下安排。”

待送走了江老太君,皇帝招來劉公公,問及這位鍾小姐的情況。

“這鍾姑娘是個機靈的,模樣生得也俏,很受懷興公主喜愛。良妃娘娘召見過她幾回,相談不多,也盡是關於公主的事。”劉公公遲疑片刻,又道,“隻是奴聽小木子說,太子妃曾邀這位鍾姑娘去東宮,說是……”

皇帝是何等聰明,劉公公欲言又止,皇帝便已經讀出他所說之意:“你的意思是,太子也對這位鍾姑娘有意?”

“奴不敢妄言。”

“朕看你倒是敢得很。”皇帝笑了下,倒沒有生氣,“若是別的女兒家,太子要了便要去。江老太君親自入宮請旨,還拿了老侯爺留下的令牌,朕豈能不允。罷了,改日由皇後出麵,賞太子妃些金銀玉帛吧。”

“那……陛下可要喚編修來?”

皇帝微眯著眼看了看劉公公:“今日朕起了興致,研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