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撤離(1 / 2)

由於羌人已經不再圍城,再加上羌人各部遊移不定,毛騰已經無法得到準確的情報,張損隻是一個勁地催促毛騰回新平,似乎已經對毛騰的指手劃腳感到了厭煩。在郝散和郝度元的匈奴兵也消失在泥陽郊外後,毛騰終於決定帶著督郵郭文和都尉古崇離開了。

“毛先生,我已經讓主簿寫了邀功的文書,給趙王、解使君、夏侯將軍和席督護每人一份。毛先生的首功寫得清清楚楚,我那個主簿的文采很好的,嗬嗬。鞏更的囚車也打造好了,我會派人押送他到長安。毛先生盡管回新平等朝廷的封賞就可以了。”張損滿臉堆笑,將毛騰等人送出城外。毛騰回頭拱手一禮,說道:“北地和新平唇齒相依,我們日後戮力同心,做好關中北方屏障,是為國效忠的好事,朝廷的封賞自然會公允而放的。”

離開了泥陽,毛騰命令新平的六百郡兵做好防範,緩慢向富平開進,準備和宋配古祐彙合後就撤回新平。走了一個多時辰,郭文終於忍不住對毛騰說道:“鞏更是府君捉的,胡人也是因府君的計謀才退軍,這張損卻攆走府君要獨吞功勞,府君難道就這樣忍了?”

毛騰一笑,說道:“毛某隻想保百姓安泰,搶功勞的事我也不屑去做。”郭文連忙道:“府君,古人有雲‘當仁不讓’,該有的功勞不去爭取,便違背了聖人教導的‘仁’。張損這樣的蠻漢,讓他升官進爵,可不是百姓之福啊。”

毛騰勒馬靠近了郭文,在他耳邊低聲咐道:“郭督郵,你難道看不出來泥陽城如今的危局嗎?鞏更是北地羌人中最有威望的羌長,羌人怎會不去救他?恐怕張損就要大禍臨頭了,我們現在功成名就,要走還來得及。萬一我們和這六百弟兄一齊死在了泥陽,就算朝廷追封我爵位,又有什麼用?”

郭文詫異地看著毛騰,毛騰笑道:“泥陽之圍解了,我新平郡的九百軍士也平安活出來六百人,又賺了羌人馬匹四百,這個生意現在已經是賺了。再做下去,恐怕就要蝕本了。”

泥陽離富平很近,急行軍六天就到了富平,與宋配古祐彙合後,新平軍隊已經達到了一千多人。古祐和古崇又是族兄弟,眾人一番歡聚自不待言。而看到毛騰歸來的夏侯奭卻是詫異不已,他怎麼也不相信泥陽就會太平下去,與盧播商議後決定繼續在富平駐紮以觀時變。

夏侯奭在宴會中向毛騰詢問了泥陽的形勢,毛騰簡略說明後,夏侯奭頷首笑道:“毛府君智擒鞏賊,奇功一件,恐怕朝廷褒獎後新平都不會久居了。日後我們還要傾力合作以備關中胡患,就多仰仗府君的智謀了。”毛騰也客套地說道:“在下不過僥幸成事,此番回到新平還要整飭武備以防羌胡,隻望參軍能在夏侯安西麵前美言幾句,讓在下能便宜行事。”

夏侯奭雖然能猜出來泥陽形勢並不穩固,但他卻寧願坐視張損遭殃,絕口不提進軍泥陽的事項。盧播卻有些公心,試探地說道:“盛德,羌人並未受到多大損失,走得詭異。鞏更即便死了,還有其他部落大人。以鞏更在羌胡中的威望,羌人不會坐視不救。盧某倒希望毛府君能帶著新平人馬再進泥陽,與我們互為犄角,以防突變。”

毛騰麵色有些僵硬,推脫道:“新平也在馬蘭河附近,危急不下於北地,如今我也不放心。不過夏侯參軍和盧主簿都在富平,天兵數萬,定能威懾羌胡讓他們不敢造次。”夏侯奭亦道:“盧主簿,恐怕毛府君還有公心要留駐,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張損恐怕也不想讓毛府君待在泥陽吧。毛府君還是速回新平,我們暫時不會撤離,一旦泥陽有變,我們自然會料理。”

郭文和古崇古祐都歸心似箭,也附和道:“我們一千多人每天要消耗大量軍糧,新平邊鄙小郡物資貧乏。如今泥陽轉危為安,我家府君已經盡力了,我們還是回去以防羌人在新平周圍掠奪百姓。”

夏侯奭笑道:“這個無妨,前幾日伯父已經調配了軍糧。我分給你們五百石吧,本來你們是郡兵沒有防備其他郡國的職責,這五百石糧草雖然少了些,也是我對新平郡兵的一點謝意。”

毛騰笑道:“那就多謝參軍了。”

撤離前整飭齊備,清點士兵還有郡兵六百二十人,郭古部曲五百四十人,馬三百九十二匹。毛騰將戰各自給郭古兩家贈送一百匹,剩餘的給郡兵中善騎者暫用。馬是極其貴重的物資,郭文古祐古崇三人欣喜異常,各自像毛騰表示日後若再有戰事兩家定會傾力協助。毛騰趁機便宣布讓宋配領新平郡賊曹一職,並協助古崇統率郡兵,古崇本非武人,也並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