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卻不能不著急。
她得先讓皇帝知道她收到的下一步指令,兩人也好商議出個演戲的劇本。
總不能真到最後一日才行事。
萬一泰王遲遲不見結果,決定放棄她這顆棋子,幹脆利落的將她一刀兩窟窿怎麼辦?
等待的兩三日,迎來新一輪的毒發。
好在貓兒屯了解藥,再服下一顆,身子的疼痛也便消失。
又過了兩日,她的傷風全然好利索,連一聲咳嗽都再沒有。
她坐在正殿沉默著捶打珍珠粉,強忍著對死亡的恐懼,勉強將注意力轉到賺銀子上。
可很快便迎來難題。
珍珠沒了。
幹花瓣也沒了。
春杏將僅餘的珠子和花瓣倒進碗裏給她瞧:“就這一點點,最多兩三日的量。”
貓兒開始頭疼。
買賣小打小鬧,廢殿的五人加上浣衣局的秋蘭,一共六個人,僅能勉強支撐李巾眉那一條線。
這還是最近她無暇再接續宮裏買賣的結果。
現下的人手、原材料,沒有哪一樣能支撐大批量的買賣。
莫說禮部戴大人曾經提到的千兩大單沒有議定,便是議定了,她也趕製不出來。
五福再一次請來了她前夫,吳公公。
吳公公隻當她著急想見皇帝,隻得勸慰道:“猴急吃不了熱豆腐,再等等……”
貓兒擺擺手,問道:“公公同我說一說從宮外帶物件、又從宮裏送物件出去的規矩。”
此時正值未時,午飯剛用過,晌午飯還不急著做。吳公公清閑,便也不著急離開,取了個小杌子坐下,同貓兒細細講起帶物件進出宮之事。
概括起來,主要按進出宮的人員身份分兩種情況:宮內人和宮外人。
宮內人,回宮檢查鬆散。可出宮,如若攜帶貴重之物,要有上官的條子,才能被放出宮。
宮外人,進出宮都要查看攜帶之物,以防夾帶貴重物品出宮。
貓兒奇道:“那兵部尚書家的李姑娘,回回進宮從我這兒帶走的妝品不老少,她就能帶出去?”
吳公公笑道:“守宮門的侍衛皆屬於兵部,都是老油子,可以不識旁人,卻不能不認識李家人。李小姐帶走的妝品尚算不得貴重物,自然能帶出去。可即便她是李家人,貴重物也不是能輕易帶進帶出的。”
她好奇道:“如若她進了宮,宮裏有賞賜,她難道都帶不出去?”
他耐心替她解惑:“各位貴人但賞下東西,各宮的內侍們便要先一步去宮門上通傳。如此李小姐出宮,才不會被攔下。”
貓兒聽過,無奈的歎口氣。
查探的這般嚴,想讓李巾眉從宮外帶大批珍珠進來,是不可能了。
吳公公自從退親後,心情大好,也十分大度的不去計較和貓兒的那些過往。他見她對進出宮的規矩感興趣,又不厭其煩的補充道:
“當然,以上的規矩都是約束旁人的。像太後、皇後、四大妃子和諸位皇子是不在其列的。”
貓兒一瞬間想到了蕭定曄。
順著蕭定曄,又想到了他欠著她的那些珍珠、蜂蠟和幹花瓣。
她旁的沒記下,在慈壽宮,他從地底下鑽上來時,對她的承諾她可記得清清。
他說:“你想要什麼,本王都給你。”
她當然拎得清自己的分量。
便是他話中意給她畫了大餅,她也知道她若全然信了他,那就是她幼稚單純了。
她自然不能要那張大餅。
充其量,她也隻能在餅上咬一小口。
這一小口也不是她去亂啃的。
那些珍珠、蜂蠟等,可是從一開始,在箭亭他將她綁在箭靶子上捉弄時,曾應承了她的。
然而蕭定曄那廝昨兒夜裏對她起了不軌的心思,她此時去尋他討債,無異於與虎謀皮。
她隻得先將珍珠之事放下不提,轉去操心花瓣之事。
她亮如繁星的眸子,立刻瞄上了明珠。
明珠被唬的後退一步。
但凡這位姑姑用這種熠熠目光瞧向她,嘴一張必然要說“你路子廣……”然後給她出一些難題,讓她抓耳撓腮難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