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力士去傳達命令後,李隆基也睜開了半閉的眼睛,盯著恭敬站在身前的楊國忠看了幾眼,露出一點苦澀的笑,歎了口氣後說道:“國忠,朕沒想到,國難當頭,還要你那未成年的兒子站出來主持軍務!朕也很欣慰,四郎竟然這般神勇,掌握了潼關局勢,重創了叛軍,延緩了叛軍對潼關的攻擊速度!你有這樣出色的兒子,朕也很欣慰!”
“陛下過讚了,”楊國忠趕緊作禮表示謙虛,“犬子敢這樣大膽行事,都是臣過於寵愛之故,以致他無法無天!也所幸他這樣的無法無天,竟然歪打正著,取得了幾場戰事的勝利!陛下,臣也很驚喜犬子有這般能耐,希望他在後續的守城中有更多讓人驚異的表現,能將叛軍最終阻滯在潼關城前!”
這時一直沒說話,很仔細地替李隆基捶背的楊玉環開口了:“陛下,臣妾早說過,我們楊家從來不缺能者,國忠這般能幹,四郎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及弱冠之年就能領軍打仗了,實是讓人驚喜!俗話說有誌不在年高,四郎會有更多讓人驚喜的表現的,陛下你可要多多獎賞四郎的!”
“唔,玉環說的不錯,四郎確實能幹,朕一定會給予其重賞的!”說到這裏,李隆基嘴角露出一點笑容,略帶感慨地說道:“國忠啊,四郎先後將燕山郡王火拔歸仁和監軍邊令誠斬於軍中,他這叫殺伐果斷,朕可是知道,他這樣做就是想表明決心,以獲取眾將的支持,現在看來,他成功了!朕猜著他後麵的表現會更讓人驚喜的!朕現在可是全指望他能指揮潼關諸將,將叛軍阻擋在城外!”
“陛下,臣也希望他能做到更好,能將叛軍阻擋在潼關城外,甚至重創叛軍,擊敗叛軍,”楊國忠附和了一句李隆基的話後,馬上將他這次進宮的目的說了出來:“不過臣還是有擔憂!四郎畢竟年輕,很難駕馭哥舒翰、李承光、王思禮等將領,如今他們暫時聽從四郎的調遣指揮,這應該與哥舒翰輸光了手中兵馬有關。要是哥舒翰手中還有大量兵馬,他及麾下效仿肯定不會聽從四郎指揮!臣是擔心,四郎駕馭不了這麼多將領,更不要說率數萬人馬馳援潼關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
“哦?!”李隆基輕輕地應了聲,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眼睛盯著楊國忠,要楊國忠繼續往下說。
楊國忠也馬上將下文說了出來:“陛下已經下詔免了哥舒翰兵馬副元帥的職務,如今潼關前線無領軍之元帥,無論是哥舒翰,還是陳玄禮,甚至王思禮、李承光等人軍中職務都不比四郎低,臣想懇請陛下,授四郎以兵馬副元帥職務,以元帥身份調遣指揮諸軍,那樣就不會出現軍令無法得到有效執行的情況!”楊國忠說完,很是緊張地看著李隆基,還隱蔽地對楊玉環使了個眼色!
楊玉環微微地點點頭,準備在李隆基猶豫的情況下再說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