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元帥職務(1 / 2)

唐時大軍出征,特別是李隆基時候,都會委以一皇子為兵馬元帥,作為諸軍的最高指揮官。

但這大多隻是虛銜,一般情況下皇子並不率軍出征,朝廷會在任命皇子為元帥的同時,再任一善戰的將領為副元帥,節度諸軍,由副元帥實際指揮戰事,就如前些時候的高仙芝及哥舒翰一樣。

令高仙芝出征時候,是以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元帥的;高仙芝、封常清被殺了,朝廷以哥舒翰為副元帥,而元帥職由太子李亨擔任。但李亨並去赴任,所有事務都交由哥舒翰處置。

不過軍中將領在稱呼時候,都將副之隱去,直接以元帥相稱。

這個副元帥可是說是實際的元帥,權力很大的,可以指揮同一戰場上任何一支人馬,隻要對方沒有掛上元帥或者副元帥的職務。哥舒翰在赴潼關後,盡掌潼關附近所有二十餘萬人馬,威風一時!連楊國忠也非常忌憚,因此就組建了李福德和劉光庭那三千精銳,並讓心腹杜乾遠率一萬餘人馬屯於灞上,目的就是防備哥舒翰萬一可能的威脅,隻不過杜乾遠這一萬多人,最終還是被哥舒翰吞並了。

要是楊晞能被朝廷委了這個兵馬副元帥的職,以元帥身份節度眾軍,指揮潼關的防禦戰,那從此以後他再也不需要擔心武將對楊家的威脅了。楊晞在抵達潼關後,表現的非常出色,暫時震懾了諸將,基本做到了統一調度指揮潼關諸軍,楊國忠對自己這個兒子以後的表現也充滿了信心。

不過陳玄禮這個人去潼關後,局勢可能會馬上變化,楊晞********也不一定,畢竟陳玄禮還是挺有威望的,後續這數萬人中的指揮將領,很多都是陳玄禮的親信。

除非楊晞得到朝廷元帥的封號,不然不一定指揮的動陳玄禮。

楊國忠當然清楚這一點,因此今日進宮,就一心想為楊晞討這個副元帥的職務。

但他也知道他有點獅子大開口了,畢竟楊晞太年輕,因此在稟報前,先和楊玉環姐妹打了招呼,準備在他自己請命不允的情況下,讓楊氏姐妹到李隆基麵前多多美言,讓皇帝同意他的所請。

但讓楊國忠和楊玉環都放心的是李隆基馬上答應了,“唔!此議不錯,哥舒翰副元帥職務解除,是應該再授一人此職,督帥諸軍!國忠,朕就允了你的所請,授以楊晞兵馬副元帥職,節度潼關諸軍!”

李隆基下了決定後,又想了一下,再說道:“那就以陳玄禮為潼關兵馬使,輔助四郎處理軍務,一切事務皆以楊晞為尊!再授四郎為右龍武衛將軍職!來人,馬上將朕旨意傳到潼關!”

“多謝陛下!”楊國忠大鬆了口氣,趕緊作禮致謝。

他可沒想到皇帝會這麼輕易答應他的這個請求,原本還想苦口婆心地勸一下,還準備讓楊玉環姐妹也來勸一下皇帝,讓皇帝同意他的請求,授以楊晞兵馬副元帥的職務,節度潼關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