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 春歸長恨無覓處5(2 / 3)

“大人,一月之前,陶三春剛剛和我兒隨侍貴人從西山避暑歸來。我兒年幼,實在不敢將他帶來這府衙大堂,免得他受了驚嚇耽誤了日後要事。

“倘若到時引得貴人垂詢,陶三春卻是不敢隱瞞,隻能一五一十地仔細回稟貴人了。”

“若元哥兒卻是奴的親兒,你陶氏三春便是拐帶孩童的罪犯!早該投進大牢披枷帶鎖!”

李陶氏尖聲打斷她,砰砰再磕一個響頭。

“青天大老爺,她若不是心虛,為何總是妄加阻攔不肯滴血驗親?!

“貴人恩寵的是奴的親兒,卻不是這罪人!到時大人判她一個重罪下了大獄,她卻到哪裏去回稟貴人去!”

“你以為貴人是你李陶氏想的這般蠢笨?”

陶三春麵帶冰霜,冷冷望著沉吟不語的東城知府,一字一字地道:“大人,我家正門影壁如今還供著貴人親手所書的金砂福字,還望你三思。”

她將“金砂福字”特意點出,提醒這知府好好想一想,到底是站在貴人一方還是李承鵬或吏部尚書一方!

“陶氏三春,不得這般言語冒失!”

東城知府聽得那四字,果然瞳孔一縮,卻又望一眼李承鵬,咬牙,狠拍驚堂木。

“此乃府衙正堂!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你該看得懂這‘公廉’兩字!”

“陶三春不但認識這‘公廉’二字,還識得那戒石坊上的‘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她也咬牙,對著東城知府的威逼眈眈不閃不避。

“你大膽——”

“大人,某倒是有個主意。”

李承鵬忽地又拱手開口。

“元哥兒確實是年幼不便驚擾,為證實這陶娘子是否真被我良妾所冤枉,李某願意陪大人親登陶娘子家宅,咱們便在陶娘子家宅斷案,施這‘滴血驗親’之法,如何?”

“如此豈不是要委屈李大人——”

“不可能!”陶三春猛地打斷這東城知府明麵上的兩不相幫,冷冷道:“我家小門小戶,不敢托大變成這‘公廉’的府衙大堂!”

“那便令人去你家宅取來幼子血液,在這大堂之上當堂查驗血親!”

東城知府驚堂木用力一拍,不等陶三春再辯駁,已再將令簽丟下堂中,目光如蛇陰狠地盯著她。

“倘若陶氏三春你再行阻止,本官便直接裁定此案,你,可想好了。”

陶三春心一冷,到底沒再開口。

“既然陶氏三春你無異議,邱師爺,你帶衙役走上一遭,如何?”

“大人,陶三春可同意施這滴血驗親之法,但有一事還請大人應允。”

陶三春攏手袖中,平靜呼吸,放軟了聲調,一字一字地往下說。

“請大人廣開府衙大門,允百姓隨意前來旁聽,我要在眾目睽睽之中,在這‘公廉’匾下,看老天爺是否還睜著法眼,肯輕易地讓陶氏三春冤屈如山!”

“……就依你之言又如何!”東城知府哼一聲。

“大人——”

李承鵬拱手,卻見東城知府並不再看自己,心思飛轉,終究也沒說阻止之詞。

隻在那位邱師爺點衙役隨行時,他不動聲色地使個眼色,偷縮一旁許久的許衙役暗中點頭,不顯眼地挪了幾步,插到了那隨行衙役隊裏。

陶三春卻是如何能忘記這貪財的小人?但此時也隻半垂眸子,靜靜地跟在邱師爺身後,徑自出了府衙,轉到側旁街道,往不遠處的書坊街走去。

她做好了打官司的準備,隻沒想到,肯與她打上公堂的竟然不是李承鵬,而是李陶氏。

李承鵬初次登門見了她家那金砂福字,不願再行鬧大,故而將此事限定在“奪子”的婦人之爭裏?

她實在摸不清想不透,昨日在去李先生家接元哥兒之時,索性親自登門拜訪了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