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間,一年級過去了,我是7歲那年入學的,90年;91年的時間,我8歲了,開始讀二年級了。
二年級同學都沒有換,還是那批同學;不過,換了老師,一年級經常麵帶微笑,和藹可親的曾老師換成了二年級的一位新的老師。
曾老師是我們鄰村,曾莊的一位老教師;二年級心的老師是我們村的,我們龔村的龔老師,和我是一個姓。按輩份,我改叫叔叔的。
龔老師是一個負責的老師,很多同學一年級的時間學習並不在意;所幸,曾老師的教育一直不厭其煩,大家該學習的基本的東西都學會了。
但是,龔老師不同,龔老師的要求相比曾老師來說,嚴格的多,也嚴厲的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二年級,很多同學經常被批評,經常被罰站,也不缺很多叫家長的;不過,龔老師的教育是相當出成績的,在二年級的學習裏,很多學習不好的同學,學習都進步很大,改善很多。
正應了一句古話,所謂“棍棒之下出孝子”那麼“嚴師出高徒”!
二年級裏,我受過很多批評,也罰站過幾次,還叫過2-3次的家長,都是叫的媽媽,至今我記得比較清晰。
二年級,雖說我們學習進了一步,但是教室沒變,同學沒變;隻是,換了一位老師。
說心裏話,我一之是很慶幸的,慶幸在小學的時間能碰到曾老師,因為也是從二年級的時間,我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學業之路在以後一直能順利的走進大學。
試想,如果我學習一直不好不差的話,在那種情況下,估計考上高中就很難的。
而那時,一個孩子以後的成長能有多大,很大原因,從小就要培養良好的習慣的,一個好的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才,一個壞的習慣也可以毀掉一個天才。
我很慶幸,在二年級的時間,我學會了怎麼學習.
龔老師的年紀相比曾老師的話,要年輕點;曾老師有40多歲,龔老師是30的樣子,帥氣,高高的個子,經常喜歡穿那時很流行的中山裝。中分頭,每次上課都梳理的很幹淨。有的時間,上課也會穿一雙不是很新的有8成新的皮靴,擦的很幹淨,還能看出那黑色的亮光。
記得我的第一次被批評,還是我二年級上課的第一個月;那時,我記的好像是上課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吧,我不會,上課沒有好好聽課,提的問題又是新學習的問題,我沒注意聽講,回答不上來。
沒有例外的,被罰站牆角了,哪天,好像龔老師的問題,都是提問的學習的課本的新問題,被提問的都是幾個學習平時不好不壞的,結果大多都是不會,有的會也是回答的模棱兩可。
結果呢,好幾個都被罰站那節課站在牆角聽課。
罰站有2個好處,是小學一直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學老師都很喜歡的懲罰學生不好好學習的方式。
一方麵,站著的同時,你也被老師重點關注著,就沒有機會玩,睡覺,看小人書,又擔心老師的再次提問,隻能一心專心聽課,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麵呢,罰站,站在牆角,也不是一個光榮的事情,被全班同學看著,每個人都是有羞恥心的,人都是好麵子的,包括小孩子,罰站,也可以達到讓小孩子感覺被懲罰的難受滋味,以後努力不會再被罰站,那就努力學習了。
可謂,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