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二年級的轉折(1 / 2)

我一直認為,小學二年級是我童年學習好壞的一個小小的轉折點.

一年級是我第一年上學,學習一直不好不壞;為什麼這麼說呢,比起學習用功的學生來說,我其實有一點點的貪玩,學習不是100%去用心的;但是,比起整天想著玩的學生來說呢,我一般上課時間都會用心聽課,很少在上課的時間逃課,貪玩的。

再說,那時剛上學,也不比如今,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是很大的;那時,學習壓力和現在沒辦法比的,那時,你隻需要掌握老師每天的授課,語文就要求你認識一些每天新學習的生僻字即可。數學呢,一年級,掌握基本的10以內的加減法就可以了。

基本隻要不是傻子,稍微學習下,成績及格是沒有大問題的。

當然,如果你每天都玩,那也沒辦法;畢竟,老師不可能每天跟著你,*著你去學習。

一年級學業結束畢業的時間,沒有大起大落的,我的考試排名,在班級的中遊階段。

還記得,那時,每個學期結束,都會布置暑假作業,我的那時間,暑假一放假就是一個半月,45天!

為什麼45天,因為那時恰好是七八月份,田地裏的莊稼都要收了,每家每戶都要忙著秋收,老師們也有自己的土地,也要農忙了。

所以,假期其實一方麵是一個學業的結束,也是為了學生以及老師各自的農忙秋收。

麥子,油菜籽,大豆,在那個時節,都已經成熟.

小的時間,我們所能幫父母的不多,也就跟著跑跑腿,掂掂東西和農具。

我小學的時間,村子裏的機械還不發達,收麥子還沒有聯合收割機,都是每家每戶,用鐮刀,一鐮刀,一鐮刀,左手攏一把麥子,右手揮起鐮刀,割下一把麥子,就這樣,一般家裏一個勞動力一天可以割半畝到一畝地.

麥子割完,我們都是用車,一般的家庭用牛車,馬車,在地裏,把麥子捆成一捆一捆的,裝車,拉走.

下邊就是把麥子,從地裏,拉到村子周邊的一個大土場子裏,好多家都拉到那裏,各家各戶把自己的麥子堆成堆放在一起,放在各自的地方。

接著,還要把麥粒從麥子上想辦法打下來,還記得那時有的老輩的人,就把麥子攥成一把一把的,用一個石頭碾子,就那樣一把把一把的把麥子的麥穗部,在石頭碾子上甩打,麥粒就那樣從石碾子上甩打下來.

那樣速度很慢,往往甩打一天,也打不下來多少麥子.

那時,很多家庭,養牛的,都是把麥子均勻的坦布成一個圓形的一片地方,用牛拉著那個大石頭碾子,碾子用木框框起來,兩邊拉傷繩子,牛拉著圍著那一小片圓形轉,把麥子碾扁,碾平,麥粒就從麥穗上脫落下來。

如此周而複始,一般大約3次,每次十幾轉,等麥粒完全從麥穗上脫落下來,就把麥子的麥稈用叉子挑起來,堆在一邊,就成一個麥秸垛子了,每家每戶燒火的柴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