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童年除草,誰還記得(2 / 2)

不過,他弟弟李雙,我們就熟了,在我上學的時間,就一起玩過,我那時7歲,他是17歲;那時,我們村裏好多小孩子,喜歡一群群的跟在村裏大孩子屁股後邊,一起去村外,掏鳥窩,捉魚什麼的。跑小腿,樂的其歡。

小的時間,我和弟弟最討厭的就是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農田忙活計。

春天要播種,一去就忙一天;夏天要去除草什麼的,一去又是一天;秋天要收獲,就更忙了;冬天倒是沒有什麼忙的了,但是冰天雪地,也沒什麼玩的。

那時,農田隻要一忙,除了天氣影響農民的收入,每家每戶,也要照料忙好自己的田地,如果忙不好,地裏一片荒草,莊稼青黃不接,一年就沒有收入了,沒有收入就沒吃沒喝了;農民唯一的來院就是種好田了!

還記得,小的時間,還沒有除草劑,都是用工具除草的,我們每家每戶每一個人都有鋤頭,懂了春開夏初,每家每戶每個人都帶著鋤頭,到田裏除草;草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植物,每年總是前邊除完,後邊一周就再次長滿一地;所以除草也是需要勤奮的,哪家不勤奮,地裏長了一地草,來年就沒有莊稼可收了。

不過我重點說的是,小的時間,我和弟弟還小;爸爸的理由是,“早點讓孩子知道種田要吃苦,不想種田就好好上學,就知道學習了,等以後考上大學,就像李銘一樣,不用種田了!”

經常的,大人還好,在田裏忙了一上午,直到中午才回來,田裏也忙個差不多;不過,我們小孩子就不行了,基本每次剛到田裏十分鍾,就厭煩了,來的時間拿著自己的小鋤頭還是很興奮的,等到地耍了一會就煩了。

坐在地裏一個背陰點的地方,求著媽媽要回家。

依然記得,很多次,很多次,中午的太陽很大,尤其夏季的時間,溫度38-41度,太陽火辣辣照射著大地,田裏的勞作的大人不時的擦汗,我和弟弟被爸爸規定好了任務,必須除草滿1隴,才讓回家!

一般農田一塊是一畝的話,一畝種小麥的話,就能耕15-20隴(行/列),如果是玉米或者番薯的話就有7-8隴了!(1畝=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畝=666.67平方米。)不過,一般農田的話,一塊一畝的地.長一般200米,寬3米多點。

到現在了,我依然能清晰的記得一幅畫麵。

烈烈眼日下,爸爸媽媽帶著大草帽,在小麥地裏忙著除草;脖子裏圍著各自的手巾做汗巾,每隔3-5分鍾就擦擦汗。

我和弟弟則恰恰相反,在距離爸爸媽媽很遠的地方,坐著,在一起玩,捉蚱蜢;不時的,還問一下媽媽,“媽,什麼時間回家啊?”至於我們自己的那份活計,早已經被我們調皮的自動忘記了,就像我們不愛寫家庭作業一樣。除草也是,基本每次剛剛開始,不久,就扔了鋤頭,開始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