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弟弟的算術題不會怎麼辦?(1 / 2)

“大秀,小娃,你倆就在那玩吧;等中午你們的那一隴除不完,中午不許回家吃飯!”爸爸的聲音從遠遠的地的另一頭傳來!

那時,爸爸身體很好的,很健壯,秋收麥子的話,打完的麥子,可以一個人扛兩袋子。

不過,現在身體不好了.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都是農忙累落下的病。

說了這麼多,都跑題了,興之所至,每每想起,童年的小會議,都想能回去多好啊!正應了SHE的一首歌,不想長大!

也是從那時吧,媽媽對我的學習和家庭作業抓緊了;我自己也開始慢慢的去配合完成老師的作業,不過,以後再沒有過96分,都是我自己寫的;不過,有所進步的是,我突破了65分的標準,基本每次作業差的時間,曾老師也會給個66.好的時間自己也有過80分.

小學的時間,語文吧,總體水平來說,還算勉強過得去,一直都能及格的。數學可以說從小學到中學,大學,一直是我的弱項,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沒有數學的思維細胞。

那時,小學一年級,剛入學,語文作業吧,還好寫,無非就是比對著課本,不管老師教了之後,你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比著畫畫寫寫就完事了。數學就不同了,雖然一年級基本都是10以內的加減算法,但是,無奈,這就難倒了我。

不知道,就是不會算,1+1=?這個都知道,好回答,但是換成2+4=?4+3=?5+2=?6+6=?7+4=?就不會算的,要扳著指頭數好久,還耽擱時間,每次留作業都要算足二三十題,不知不覺,那時寫完數學作業,一次20題的數學作業,一般要2-3個小時,半個上午就過去了。

不同於語文作業,語文作業,一般我們寫的話,每次都是留十幾個生僻新學習的漢子,每個寫一行.每個字重複十遍即可,兩三百字,一個小時就寫完了。

還記得,小的時間的一個小插曲。

正在寫數學作業的我們,我是一年級了,弟弟是學前班,弟弟和我學的東西基本差不多,留作業的話,我最羨慕的就是每次弟弟都比我少好多;那時,經常妒忌弟弟可以上學前班,家庭作業就比我少了。

“哥,2+3=幾?我不知道。”中午,院子裏,弟弟和我都在家裏寫家庭作業。弟弟突然轉過頭朝向我,傻笑的問。

“不知道,自己不會算啊?”我自己的還沒寫完,懶得去搭理弟弟,很不耐煩的敷衍弟弟。

“我算了好幾遍了,還是算不出來,你會算不,幫我算算。”弟弟自己確實不會算,不過,小時的弟弟上的是學前班,我是一年級,所以有問題老是來問我;要是我,不會算就隨便寫,不就是個錯的答案嗎?老師隻批評沒有寫作業的學生,又不會批評寫了但是錯了的學生。

“我還在寫我自己的呢。你去廚房問咱媽去?”我問題不會的時間就是問媽媽的,因為媽媽對我們很溫和親愛,我們都不怕媽媽;就怕爸爸,爸爸比較嚴厲,就怕挨爸爸訓斥,尤其怕爸爸打我們。即使媽媽打我們,一般也是不疼不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