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7章 第十六章:爭紛(2 / 2)

戚太師看著這個他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如今的大周王,布滿風霜的眼角,滿是歎息:“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原不為狼子野心,王上您卻讓他坐上了國師的位子。”

說罷,戚太師蒼老的身軀撐起周幽王姬牧,恍然心驚,他當初見未坐上王位姬牧的時候,還是一個氣宇軒昂,意氣風發的少年。

如今卻眼眶凹陷,骨瘦如柴,輕的竟是他這一個遲暮之年的老人都能輕鬆托起。

要知道周幽王姬牧如今不過而立之年,卻已是風燭殘年,油盡燈枯。

戚太師到底還是將指責的話咽了回去麵上不忍:“王上您還是要多保重身體才是。”

姬牧握著戚太師的手緊了緊:“老師,原不為企圖改天換日,寡人不能讓他得逞,你幫幫寡人。”

戚太師默了默道:“王上想讓老臣怎麼幫您。”

姬牧垂眸,取出一個禪木匣:“這是由老天師和墨家道子所製,開啟的方法我讓人放在了先帝祠堂,我在裏麵放了一份空白的手禦和國璽。”

姬牧的聲音頓了頓聲音漂渺,神色鬱鬱:“如果真的到了不得已的那天就給他吧,老師應該也是知道的吧!”

戚太師接過禪木匣的手一頓,老太龍鍾卻清明的雙眼注視著閉目養神的周幽王,忽然想起先帝曾說過的話。

先帝曾言:他有二子,嫡長子惠智清明,慈善仁德,是大周的明德太子,未來的仁王。嫡次子神思敏捷,武學出眾,心性雖不如長子,卻也是大周的孩子。

所以哪怕他走錯路,也不會做對大周不利的事。

如今他總算明白了先帝的的意思,可是已經太遲了,戚太師心中歎息一聲俯身一禮:“老臣定不負王上所托。”

姬牧疲倦的擺了擺手:“國師未歸,太師還是早日離開去看看先帝吧。”

戚太師道:“老臣遵命。”

戚太師轉身離開王殿,在踏出門的最後一刻突然道:“王上,當初之事,您可後悔。”說完便離開了王殿。

後悔嗎,姬牧看著空蕩的王殿嗤笑一聲,若真是後悔他就不會說出給這個字,哪怕是要讓出王位那也是他不要的。

他真正不甘的是,大周落到原不為這樣的亂臣賊子手中。

姬牧眼中燃著火光,所以這個王位哪怕是給了明德太子,他也不會讓原不為窺視。

慶曆二年冬,大雪。戚太師前往皇陵的途中,遇匪下落不明,同時一青衣道人踏入泰臨山臨安寨,火光彌漫。

夜玖於半山腰看到遠處的黑煙皺了皺眉輕喃:“氣運遮蔽,爭紛將起,人間之禍要開始了。”

準備下山的青衣道人,忽的轉頭,雖是千裏之外卻依舊對上了夜玖冷淡的雙眼。

原不為怔了怔,皺了皺眉,轉身離去。

此時夜玖來到寨前,連著寨子和山下的村子已無任何生機,到處彌漫著血色殘肢和令人作嘔的血腥味,以及烈火灼燒屍體的油脂味。

跟在夜玖身後的233倒吸了一口氣,倒在門口的人前幾日還給他送過魚幹,可現在233不忍道:“這也太慘了。”

可不論是它還是夜玖都明白,他們什麼都做不了,這裏是別人的記憶,他們隻是旁觀者,是改變不了既定發生的事實。

也許是因為換了血肉之軀,看著前幾日還笑著給它送吃的人,如今滿身血色了無聲息的躺在地上,還要受烈火灼傷,不得超生,233心中竟有些難受。

它下意識的走過去,急急的想撲滅火焰,可火焰卻是源源不盡的灼燒,就在233焦急萬分的時候,它聽見它的宿主輕生歎了歎。

隨後有水滴滴落在頭上,瓢潑的大雨沉默的撲滅囂張得火焰,雨水洗刷著血水,像是要洗去罪惡,送冤死的亡魂步入輪回。

233怔怔的叫了一聲宿主,夜玖靜默了幾分後道:“走吧,將他們好好的收斂祭奠,莫要耽擱了他們的輪回路。”

233沉默道:“宿主那接下來怎麼辦啊。”

夜玖淡淡道:“你我沒有辦法幹涉的東西,那自然要等能幹涉的人來。”

《神州史錄》:慶曆二年冬,天降大雨,大周國師言玄機門窩藏禍患,謀害朝綱,其罪不可赦,慶曆二年十一月將玄機一門連誅。同月十三日,國師親自前往泰臨山剿匪,言匪民互通,私藏禍害,當其剿滅,這一月哀聲怨道,血流成河,玄門自危。玄門現任天師當即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若論禍害國師當之無愧。次日,天師暴斃而亡,其門下皆不敢言。同年,玄門勢弱,周王身體抱恙,國師攝政。此一年被後人喻為□□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