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初始,許都昔日繁華喧囂的大街多了幾分清冷,少了幾分吵雜。
各家各戶都在自家的宅子裏給長輩拜新年禮。
郭府也不例外,蘇青早早地就被偏水齋的下人們吵醒,穿上了新衣,一臉端莊地來到郭府正廳向郭太師、郭夫人、大哥大嫂拜新年。
往年郭若水總是因為熬夜守歲,初一這一日起的總是特別晚。
而今蘇青頂替了郭若水的身份,卻是把郭九小姐本應該有的模樣去了九成九。容貌還是那樣的容貌,隻是這段時日在李嬤嬤的教導下,變得越來越有樣子了。
舉止行為,都堪稱是大家閨秀的典範。
郭夫人還無法適應這樣知書達理的郭若水,郭太師與郭睿明倒是很習慣的很快。蘇青已經把宮裏的規矩學了個遍,如何回話,如何行走,如何做事以及如何伺候上殿。
年前郭家封了厚厚地謝禮,郭睿明親自送李嬤嬤回了宮。
齊靜蘭雖然身為郭家長媳,掌管家裏一應事務,但是“狸貓換太子”這種大事,郭太師還是覺得越少人知道越好。
於是齊靜蘭不明就裏地拉住蘇青一通說:“都說女大十八變,我看一點都不假。我們家九姑娘這幾個月就跟脫胎換骨了一樣,六皇子一定會喜歡的。”
蘇青頷首笑著:“嫂嫂莫要打趣我了,以前那些事不過就是若水年少不懂事惹下的。而今我即要嫁入皇家,自然是以郭府名譽為重。”
蘇青這話看似是在回答齊靜蘭,其實是說給在場的其他三位聽的。
蘇青自從進了郭府,就沒有出去過。就算是郭睿明有心查蘇青背後的指使也無從查起。
郭睿明收斂了心思看向齊靜蘭,問道:“去大相國寺的東西可準備好了?”
齊靜蘭回道:“是,祭祖的東西早就備下了。祖宗的事情可不敢馬虎。”
郭太師放下手中的茶盞:“既然準備好了,那便出發罷。早去早回。”
整個東陵,在大年初一這一日,除了皇族不祭祖以外,其他的各家各戶都要準備好紙錢、吃食、香火,有宗祠的去宗祠,有墳頭的去墳頭,總該是要祭拜祖先,祈禱來年家和萬事興,祖宗庇佑如此一類的事情。
像郭府這種官居一品的大戶人家,宗祠都是建在大寺廟之中,有專門的僧侶打掃,每日聆聽佛經禪誦,以求祖宗早登極樂,以候天顏。
東陵東郊外的大相國寺是皇家寺廟。隻要是為東陵立下赫赫功績的名門望族,在大相國寺裏都有東陵帝親賜的宗祠。
這是皇族承認的至高無上的榮譽,無數家族以可以進入皇家寺院建立宗祠為榮。
東陵開國,帝傳不過兩代。
大相國寺的宗祠園中,隻建了開國十二元勳的宗祠。開國十二元勳的宗祠分了十二座小殿閣,矗立在宗祠園中。
初一這一日,家家戶戶都要拜祖,但這香火甚旺的大相國寺,在這裏一日門可羅雀。
一來是平民百姓知道開國十二元勳那些高門顯赫之人,會在今日來祭拜,為了不衝撞貴人,百姓都選擇避行。
二來是大相國寺要開始準備東陵皇族初十的謁廟事宜,所需要的事物,寺裏要傾盡所有的去采辦,沒有多餘的僧侶可以接待香火。
所以這一日,建在東陵東郊的皇家寺廟略顯得有些安靜。
東行的官道上,隻看得到郭家一行馬車在行駛。
蘇青坐在第三輛馬車中,撩起車簾,遠遠地瞭望者那一座金碧輝煌皇家寺廟,頓時心中五味雜陳,眼睛裏多了一些難以琢磨的晦暗。
“到了老爺。”郭府管家在車外喊停了車隊以後,才到郭太師的馬車前稟報。
三輛馬車簾子被郭府的下人整齊有序地撩起,郭太師帶著郭夫人、郭睿明、齊靜蘭、蘇青下了馬車。
早早地在門口等候的小僧侶,引著郭太師一行人,去了宗祠園。
東陵帝國開國十二元勳,多數都是武將。曆朝曆代開荒拓土,能立國本論功行賞,一直都是武將當先。
在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冊封的十二功臣,有八位都是提著腦袋,在戰場上廝殺用自己、兒子以及一姓滿門男兒熱血奠定了東陵國土的大將軍。
其中武將們的首功皇太\\祖賜給了北寰鎮南將軍府。
當年正是北寰將軍府的大將軍北寰翎與林府的大將軍林茂以過人軍事智謀,狠厲地攻城手段,在半年之內連下南澤十城收複江南,奠定了東陵帝國立國的南疆封疆邊界。
自古以來,南方魚米富庶,少不得是兵家必爭的糧倉之地。
當日,北寰將軍連下南澤十城,搶奪的就是江南糧食的倉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