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禦宅之死,以及...(2 / 2)

而在這種情形下,有個文化廳向來連看都不看的,或者該說是一直隱藏起來的『禦宅文化』,卻在無意中讓全世界都接納了。日本人如此渴望能有一個『被世界所接納的,由現代日本所產生的文化』,而這正是禦宅文化。

現在這個世界上幾乎可說沒有幾個小孩不受動畫、電玩、漫畫、偶像明星……等日本文化所影響。

隻花了不到三十年就完成如此壯舉。

從明治時代以來,日本人花了上百年都無法做到的事,禦宅文化卻隻用了三十年就做到了。而且還達到了遠高於當初文化廳所期望的層級。

在逐漸邁向滅亡的現在,禦宅文化終於可以得到評價了。這是多麼諷刺的曆史惡作劇呀。

日本人也差不多該給禦宅文化一個正當的評價了,不是嗎?不是因為什麼『能賺到外彙』,也不是因為什麼『技術很高』,更不是因為什麼『在國外很受歡迎』。

而是因為它是日本人從無到有,並珍惜培育長大的一大文化啊。現在正是應該帶著引以為傲的自豪與愛情,來好好評價它的時機了。我是如此認為的。

自我感覺至上主義

前一章所說的第三世代的特征,與貴族主義和菁英主義相比,我稱之為『自我感覺至上主義』。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有沒有萌到,所以什麼身為禦宅所必須具備的教養等統統都不知道,就是這種主義。

其實這種主義也並非禦宅專屬的特征,而是現在日本社會廣為流傳的一種主義。從前一個人要結婚或就職,都不是單靠其本人的意誌來決定的。除了自己的感覺如何以外,還必須顧及家族親人……等你所重視的入之『共同體』的意見才行。

然而現在日本人所重視的對象也變得愈來愈狹窄了。從親朋好友變得隻剩下家人,又從家人變成隻剩雙親,又變得隻剩下配偶或戀人,最後變得剩下『自我感覺』來代表一切。

這種把『自我感覺』放在最優先考量的做法,堪稱是一種新思維。

例如說結婚。從前必須要自己的雙親和對方的雙親都答應才能結婚,有的情況還要得到雙方家族甚至公司上司認可才行。但現在隻要『當事人雙方同意』這種不是私奔或被強迫的就行了。

就職也一樣。沒得到學校老師或雙親的認可就決定了工作地點,這是『不懂人情義理』的行為,一定要盡量避免。要找工作就要靠親戚中有頭有臉的,有的時候甚至還要去拜托連爹娘都得下跪磕頭的『大人物』出馬幫忙,才能定下工作。這在四十年前的日本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而現在呢?首先就隻考慮到自己。而且以『自己現在的感覺』為第一優先考量。『你真的愛這個人嗎?』『我跟他結婚絕不會後悔,我“現在真的”這麼認為。』這才是第一重要的要素,而且每個人都如此相信。『你說你喜歡這個工作嗎?』『就算賠上一輩子我也不後悔,我“現在真的”這麼認為。』隻要如此相信,就一定能找到理想的職業。現在的人全都這麼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