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和諧的一家人(2 / 2)

娘打開櫥櫃,計算著白麵和玉米麵的用量。又揭開油罐,打算烙大餅當幹糧。擔心麵粉不夠細,不夠用,她又上二樓去找麵粉。

二樓昏暗,隨心走到欄杆處,她一眼就看到兄妹倆在摘桃子。做大哥把長衫撩起來,裝了一兜桃子。

“小妹,你吃一個,我吃一個。等我去根平他們家送完桃子說完話,剩下的你再吃。”顧應山含糊地說。

“好好吃,爺爺和爹真是太能幹了,在家門口種了這麼好吃的桃樹。”小妹愛這一口甜。

“誒,你知道嗎?最近這桃樹都開始收稅了。隻是家門口種了一棵,又不是以此為生,現在是什麼雜稅都出來了。”顧應山想起這個覺得嘴裏多汁的桃子都不甜了。

“誒,豆子哥,你過來一下。”忽然,顧應山看到了有事回家的豆子哥。有他幫忙,自己就不用去根平家了。

豆子這幫人和顧應山兄弟倆從小就玩得好,不會因為階級不同,就對是地主子弟的顧應山感到畏懼。

沒等豆子伸手,顧應山就遞給他一個桃子。告訴他,自己要出外,要找幾個人做伴。他就是其中一個,幫忙駕車,一月四兩銀子,包吃包住。

豆子很是驚訝,他隻在周邊幾個村子逛過,極少出去。想到去外麵長見識還有錢拿,他非常願意。

“你是有技術的會駕車,所以四兩銀子一月,其他人都是三兩。你幫我去一人給一個桃子,問問他們願不願意。”顧應山很愉快地把包袱甩給了別人。

“沒問題,聽說以後收稅都要交銀子,大家夥肯定願意來賺銀子。這桃子甜,我肯定給你送到。”豆子擦了擦屬於自己的桃子,吃了起來。應山總是這樣,找各種借口給他們東西吃。

“哥,咱們去哪玩啊?”小妹著急地拉著顧應山。其實,小妹是個文靜性子,並不愛動。奈何光明正大出門的機會太少,於是每一次她都很著急。

“豆子哥剛剛是有事回家,我看他是山上下來的,咱們過去看看那裏有沒有人,他們在幹什麼?”顧應山好奇心很重,指著前麵說。

出門機會再少,村子裏也玩夠了熟透了。去山上很趁小妹的心,她蹦蹦跳跳地帶路。

爬上了山,再下山,這一片都是山林。這地方是朝廷的,簡稱荒野。

“咱們別過去。”顧應山遠遠就認出了豆子哥那在開荒的一家人。

“怎麼了”小妹不明所以地停下。

“他們在勞動,沒穿上衣,咱們在這裏看著就成。”

“他們在幹嘛?誒,用的好像是我們家的牛。”小妹用孩童專有的好視力仔細地觀察著。

“在開荒。牛當然是咱們家租給他們的,這年頭,農村除了咱們這樣的地主家誰有牛?三叔那樣的富農,也是靠家裏才買了一頭牛的。”顧應山很是感歎。

小妹似懂非懂。

顧應山找了塊大石頭坐下,拿出剩下的桃子招呼小妹過來。兩人一起坐下,隻能隱隱約約看到林中揮汗如雨的一家人。

“小妹,你知道嗎?咱們爹的爺爺就像這家人一樣很辛苦地勞作,卻還是吃不飽穿不暖。”顧應山說。

“為什麼,是不會謀劃嗎?”

“或許有些人能在各種不好的年景裏靠謀劃一代一代轉成地主,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一代代當農民。因為朝廷需要這群人的血汗。”顧應山感覺朝廷已經很危險了。

“啊,這也太辛苦了,這就不是人幹的活。”小妹模仿著爺爺感歎道。

顧應山點點頭,話鋒一轉:“不過既然已經成了農民,幾代都是農民,那地就是最重要的。地就是命根子,沒地也就是沒活路了。”

“有地就是有活路了。”小妹聰明地說。

“是啊。其實開荒很難,不僅要去官府辦手續確定所有權,還要攢足開荒糧,租農具,整地養地。”顧應山一臉驕傲。

“大哥?”小妹一臉哥你驕傲什麼的表情。

顧應山繃不住了:“其實,豆子哥這樣的農民家庭很願意開荒有自己的地,哪怕再累。我中了童生,說話有分量以後,就讓爹幫著開荒的村民辦手續,低息借糧和農具給他們。”

小妹的臉垮了:“哥,你以前不是說這是你應該做的嗎?而且這樣對咱家也有好處,細水長流,鄰裏和諧。”

顧應山訕訕道:“話雖如此,但人都是比出來的。我就聽過好多地主都是等農民花了幾年功夫養好地以後就趁農民不知道要辦手續的機會,拿到農民開的那塊荒地。”

“地主都是這樣嗎?太壞了,搶別人東西。”小妹又替農民氣憤又不敢相信自己所在的階級竟然在“吃人”。

“大部分如此,沒有幾個農民喜歡地主。”

“大哥,等你出外的時候,你就做一個幫農民的好地主。不要再讓那些壞地主欺負農民伯伯了。”小妹要被氣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