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秀才老爺不好意思(1 / 2)

想到小妹要哭不哭的表情,顧應山就覺得很有成就感。弟弟和妹妹都像自己一樣擁有良好的三觀,哪怕在亂世中也不會過得太慘。

大白天的,他摟住小弟和小妹一人給一個親親:“你們是最棒的。”

兩人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被放下了以後,小妹說:“我去織布。”小弟說:“我去讀書。”

顧應山微微笑,也回屋讀書去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個自律的人,因此很早就讓自己養成了晨誦的習慣,每天不讀書看書練字就不舒服。

讀了書以後,顧應山就知道自己不是生活在曆史上的朝代,而是生活在大鼎朝。

大鼎朝重文但不輕武,不抑土地兼並。存活了兩百二十三年的大鼎,商業經濟高度發達,市民階層出現,貧富差距極大。

現在都不是士大夫吃肉,地主們喝湯,農民們舔碗。而是士大夫吃肉喝湯,地主舔碗,農民們望“油”興歎。

快成秀才和成秀才之後,家裏的日子確實會好過。但那也隻是體麵一些,要過得舒服,長出幸福肥那是不可能的。

隻有舉人,才有好好過日子的資格。顧應山對自己能考上舉人這件事很有信心,隻是哪一年考上他就不能保證了。

讀完科舉用書,練完字以後,顧應山悄悄出門讓女短工去摘桑椹。

紫紅的桑椹在粗糙的大手裏洗幹淨。顧應山拿走了其中的八份,示意女短工吃剩下的兩份。

洗幹淨的桑椹放在書桌上。左邊是一本農書和一本律書,右邊就是桑椹。顧應山左手翻書,右手喂食。這一套他從小就這麼幹,不會汙了書。

這樣的時光太愜意了。於是等到他吃完了桑椹的時候,安靜的氣氛就被打破了。不遠處傳來了“哞哞”的悠長的牛叫聲。

接觸過的牛多了,顧應山大致能判斷出這是一頭健康的成年牛,大概要二十兩銀子。

爺爺要回來了,顧應山這麼想。

他連忙拿帕子擦幹淨手和嘴,再把桌子擦幹淨。最後又把書本整理好,想把自己邊看書邊吃東西的事情掩飾過去。

這要是讓爺爺看見了,估計一頓臭罵是少不了的,打人都有可能。農民不僅尊重讀書人,也尊重書本。

等顧應山收拾好出門,牛已經被趕到院子裏了,爺爺後麵還跟著一大堆鄉親。家裏的人也都出來了,這年頭牛可不便宜,能添置一頭牛在鄉下是很有麵子的事情。

“秀才老爺出來了。”有人喊道。

“當了秀才老爺,才能買得起牛,顧七真是養了一個好孫子啊。”顧爺爺的堂兄說。

“秀才老爺,你家買牛了。”好事的貓眼媽說。

“秀才老爺,這牛可壯了,拉起車來肯定快。”豆子哥的鄰居說。

“秀才老爺,你們家可真厲害,買了18兩銀子的好牛。”顧三叔的左鄰說。

一大堆人跟顧應山打招呼讓他很不好意思,喊他秀才老爺他就更不好意思了,強撐著頷首示意。

再看娘,奶奶和未婚妻,沒人覺得不好意思,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

顧應山喜歡觀察東西,這雖然是家裏的第四頭牛,但它畢竟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他仔細地欣賞這頭牛。

秀才老爺在看牛,本就愛牛的農民更是擠上去摸牛,牛就像一個磁鐵吸引著鐵屑一樣吸引著人。

“這牛好,比顧老爺租給我家開荒的那頭牛要好。”豆子哥的爹羨慕地說。

牛的身邊男人太多,已經看過很多牛的顧家女人們也就沒有圍過去看。而是兌糖水給來看熱鬧的鄉親們喝。

顧應山悄悄找到在廚房指揮的娘:“娘,我不喜歡鄉親們叫我秀才老爺,你讓他們還叫我應山吧。”

張小妹愣住了。

小妹,聽到這個名字的人都不會覺得這該是秀才女兒的名字。張小妹在娘家的時候不受重視,但爹是個秀才的好處她看在眼裏。

她未嫁到顧家時就決心培養兒子成為秀才,這樣兒子就是老爺了,受貴人們尊重,她麵上也有光。

兒子小山考中秀才回來的那天,她不知道多高興。一波一波地人上門道喜送禮,她笑開了花,糖水不要錢似的招待出去。禮都退回去了,兒子要當清官她不能拖後腿。

張小妹哪裏舍得聽不到別人喊兒子秀才老爺,隻是兒子一向含蓄,不喜歡這樣的叫法,也實屬當然。

她勉強答應下來,馬上得到了兒子愛的抱抱。“娘,你真是太棒了,願意聽兒子的意見。”

出了廚房,顧應山去找桃樹前的未婚妻。這時鄉親們看完了牛,都進去喝糖水了,院子裏沒有幾個人。

“月柳姐,跟我來。”顧應山指著牛棚裏的牛,做賊一樣小聲地說。

“你是想騎牛吧”李月柳一眼就看透了未婚夫。

“是啊是啊。”顧應山把未婚妻拉到牛旁邊,叫她保護自己,他要坐在牛背上玩。可是牛太乖了,很輕鬆他就騎著牛走起了路,他立刻對牛失去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