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和諧的一家人(1 / 2)

顧應圖接過任務轉身走了,他在身前緊握拳頭,立誌:他也要像哥哥一樣,考中秀才,為人民服務,做一個文明人,將來得到更多哥哥的愛。

現在剛交完夏稅不久,是村民一年中糧食比較富裕的時候。許多小孩子都聚在村口的木瓜樹和槐樹邊上玩。

顧應圖登高一呼,驚得小孩子們都朝他看。有什麼事呢?眾人好奇看他不說話。這回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惡作劇。

“同誌們,這回不是好事,也不是惡作劇。這回是件大事,我們顧家打算把村尾那片山林定為亂葬崗,十裏八鄉的人都可以埋到那裏去。”顧應圖大聲說。

顧應圖很驕傲,以為會有滿堂喝彩。但底下鴉雀無聲,顧應圖茫然地看著底下。忽然,他明白了。

摸了摸自己深藍色的半新不舊細麻外衫,看著頭發打結,滿身補丁的小孩子,他說:“現在回去把我剛剛的話和你們爹娘說,誰跑得快一點,你們爹娘就會更喜歡誰一點。”

小孩子們一哄而散,隻留下顧應圖十歲的小妹。“哥,你要去幹嘛,帶我去唄。”她拉著二哥的衣服想跟去。

顧應圖搖搖頭:“我還有大哥吩咐的事要幹,很重要,陽氣足的才能幹。你去找大哥玩吧。”

顧應圖誌得意滿,去李家山找石匠。

小妹被拒絕,也沒有不高興,一溜煙跑回家,衝到了大哥懷裏。她就知道大哥最喜歡待在家裏,找他回家就沒錯。

“哥!”她大聲說。又拉著大哥去織機室,“哥,我沒玩多久,織了好多細麻布。”她等著被誇。

“別鬧你大哥,吃完晚飯,再帶你大哥去看你織的布。現在你去織布,你大哥有事要和娘說咧。”顧應山的娘說。

她很偏愛這個長子。這是她生養的第一個孩子,她沒經驗,總擔心孩子養不活。等長子活到三歲,她又生了二兒子,她才放心。

長子立住了,更有福氣的是,後麵的一對好兒女也平平安安的。可惜的是,男人怎麼都不肯相信多子多福,不願再生幾個。

“娘,這次是出遠門,我有點害怕,不會碰到土匪吧。不會有人騙我銀子吧?”顧應圖故意誇大自己的害怕。

事實上,他確實害怕,卻不知道怎麼應對,搞得自己有點麻木。就像知道有人要殺他,卻不知道自己該戰該逃。怎麼戰?怎麼逃?

“土匪?這年頭那條路上沒有土匪。你跟路上的村子多問問,打聽打聽,避著他們走。”娘很無奈地說。

但她又驕傲起來:“兒子你是秀才公,哪個敢騙你的銀子,不怕你一紙訴狀把他告到衙門啊。”

顧應山點點頭。“娘,我出去一趟,帶誰去比較合適?是春生,還是狗子,還是貓眼,黑毛,根平,聯子?”

做娘的哪怕對村裏那些娃子的人品知道得清清楚楚,也不會馬上說出口,要在心裏思量一會兒。

顧應山在一旁左顧右盼,小聲說:“娘,這天好熱啊。我要吃桑葚、桃、西瓜、香瓜、楊梅拚盤。晚上我沒胃口,不過吃炒豆角,煮毛豆,苦瓜炒蛋,我可能有胃口。”

“你這孩子,這樣奢侈,要吃這麼些。”娘假裝責怪。其實在心裏盤算叫家裏的女短工去弄些水果,再麻煩婆婆摘菜。

娘咳嗽一聲說:“我看,春生三兄弟就不錯,人老實。二狗和三狗也行。貓眼人機靈,根平幾兄弟力氣大。聯子有個哥哥叫豆子會趕車,你也會趕車,這些就夠用了。”

顧應山怎麼可能不相信一個母親的判斷。他眉開眼笑:“娘,人就這些吧。幹糧和水也不難得。”

娘皺著眉頭:“可家裏隻有兩輛牛車,一輛你爹時不時要用,一輛你爺天天要去縣裏。你爹的可以給你用,還是差一輛。”

“是啊,總不能我坐車,他們走路。這樣不像樣子。”顧應山也很苦惱。差了一輛牛車,這件事短時間內他可搞不定。

小妹知道親大哥中了秀才,幾個堂兄弟拍馬都趕不上,這些天非常激動。這回在織布機上織了一會兒就忍不住跑出來了。

她學著大人,裝一副很有辦法的樣子:“大哥你不用擔心,明天你就會有牛車了。”

顧應山感到很稀奇:“呦,真的?為什麼?小妹告訴哥哥唄。”

“哥哥你出外的事情告訴你爹了,你爹也告訴他爹了。咱們爺爺聽了,二話不說,就要去給你買一輛牛車回來。今天就住在縣裏的鋪麵那,明天才回來哩。”

“極好極好。”顧應山很是快樂。這樣他的計劃就沒問題了。

他樂顛顛地說:“娘,差不多就是這樣,你盤算完了,明天告訴月柳姐,她明天來。”

顧應山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很不穩重願意跟孩子玩的青年。讀書考試和科舉功名都不能改變他。

他回房換了常穿的舊衣服,絲綢衣服就先鋪在被子上了。

“娘,我走了。你別忘了我的水果拚盤和我要吃的菜,我玩去了。”顧應山牽著妹妹的手,兩人一塊兒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