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德行真像那個誰。”沈複之脫口而出,連她自己都一愣。
像誰?她怎麼會說這種話。她偷偷看了宋觀頤一眼,對方正深深地看著她,竟然沒生氣。
“是嗎?我像誰?”宋觀頤問。
“我記錯了,還能像誰……我可不認識除你之外的大少爺、書香世家的公子哥……”沈複之說著說著,突然從記憶裏扒出一個名字,頓時震驚了:
“孫小氣?”
最可怕的是,宋觀頤竟然應了,他甚至還點評道:“我更希望你叫我孫大哥。”
沈複之兩眼一黑,覺得這個世界都魔幻起來了。
……
“你母家姓孫,外祖父令你觀頤養氣,所以愛稱你為孫小氣,這很合理?”沈複之重複了一遍。
“的確合理。”宋觀頤說。
沈複之呆滯:“叫孫氣才合理,為什麼要叫小氣?”
宋觀頤耐心解釋道:“原本是單字叫氣的,但我外祖母篤信莊學,她和我外公互不相讓,作為交換,便在我的名字中加了個‘小’字,寓意天地間無小無大,以此來統領養氣之說。”
沈複之沒想到世間還有這樣的道理,她感歎道:“可是小氣就是小氣,再怎麼交換,這兩個字挨在一起隻有那一種意思,我還以為這是你的綽號。”
她現在對宋觀頤滿懷同情:“小氣啊,我算是知道你怎麼會長成今天的樣子了。”
宋觀頤挑眉:“比不上香香。”
沈複之兩眼一翻,再次覺得自己要過去了。她怎麼就忘了這一遭呢?
……
話說沈複之還在泥巴地裏玩鵝的時候,她的大名其實是沈馥芝。
沈是沈惟銘的沈,馥是溫馥的馥,而芝卻是從她姥姥的名字中來的。她爸媽把小沈扔在姥姥家寄養,在那時候,這個慈祥的姥姥就給這個奶香十足的寶寶起了個小名:香香。
香香,好寫又好聽——姥姥如是說。
直到沈惟銘和溫馥在城裏立住了腳,把自己的女兒接進城裏來,才發現她不光成了個上躥下跳的野孩子,還變成了“沈香香”。
有一段時間,沈複之是這樣跟別人說話的:
“香香今天不想出門……”
“香香沒有吃飽……”
都是跟姥姥學的。
直到後來沈惟銘開了“摘星”劇院,沈複之的說話習慣才有所改善,她改了奶腔奶調的自稱,轉而開始用戲裏男孩子的方式說話:幹脆、直接。
但在有些時候,這神奇的說話習慣還會突然鑽出來。
所以當年沈複之對宋觀頤當麵說的那句話其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