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卷 十國(楚)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武穆王馬殷
馬殷,字霸圖,許州鄢陵(今屬河南)人。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生,後唐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卒。終年79歲。
馬殷本是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縣)人,少時在家是木匠,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後,他被募入唐軍中,隸屬於唐忠武決勝指揮使孫儒,先戍察州(今河南上蔡),後又隨孫儒進攻淮南楊行密。孫儒兵敗被殺,餘眾推其部將劉建鋒為帥,馬殷為先鋒指揮使,進據湖南潭州(今湖南長沙),建鋒被唐廷授武安軍節度使(即過去的湖南節度使)。但建鋒嗜酒易怒,不恤將士,被士卒擊殺,馬殷在諸將校擁立下繼立,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被唐廷授武安軍節度使,成為湖南的割據者。梁朝建立不久,封馬殷為楚王。又準許他開天策府,設左右相。後唐建立後,正式封馬殷為楚國王,建宮殿,設百官,建起了一個馬家小王朝。
湖南地勢偏僻,府庫空虛,百姓貧乏,馬殷被梁封為楚王後,將湖南茶葉銷往北方,換取絹帛、戰馬。每年有數十萬錢的收入,國庫漸漸充實。馬殷又罷免關市稅收,鼓勵外來商人入湖南貿易,一時間,昔日偏僻的湖南,商旅雲集,錢貨充斥。為促進本地物品外銷,馬殷還令境內使用鉛錢、鐵錢,商旅出境,無法攜出使用,隻好換成貨物,因此,當時人稱這一做法是“以本土所餘之物易天下百貨,國以富饒。”
楚國富庶,戰事稀少,馬殷遂於晚年縱情享樂,不理政事,10個兒子也多已成年,都覬覦著馬殷死後的位置。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十月,馬殷病終,遺命次子希聲繼立,並命希聲之後,諸兄弟依次繼立。
第二百六十五章 衡陽王馬希聲
馬希聲,字若訥,為馬殷次子。馬殷有10子,其中以嫡長子希振最為賢明,王位本應由其繼承,但因希聲生母德妃美貌出眾,深得馬殷寵愛,故希聲也因母寵而得立。馬殷死後月餘,即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十一月,馬希聲登上王位。繼立後,橫征暴斂,不理朝政,生活腐朽。聞梁太祖好食雞,乃效仿日烹50雞以供膳,竟連其父將葬之時,也隻知大吃雞肉而無戚容。希聲懾於北方強國後唐,不敢稱楚王,自動廢去王號,被唐任命為武安、靜江等軍節度使。希聲在位2年病卒。追封衡陽王。
第二百六十六章 文昭王馬希範
馬希範為馬殷第四子,與馬希聲同日生。初為鎮南節度使,駐守朗州(治武陵,今湖南常德市)。長興三年(公元932年)七月,希聲病卒,六軍使袁詮、潘約等迎立希範。希範回長沙即位後,首先做的事是遣使向北方朝廷後唐稱臣納貢,以求封爵。應順元年(公元934年)春正月,後唐封希範為楚王。晉滅唐後,希範又連忙向晉主進貢,以後每年都以楚國的金銀財寶及地方土產大量獻納,竭力討好後晉,以求偏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四月,晉加封希範為天策上將軍,允許其開府置官,十一月,希範始開天策府,設置護軍中尉、領軍司馬、都軍使等官屬,並設天策府文學館,立學士員,楚國的威勢大增。後又有諸蠻10州前來歸降,一時間,楚國的疆土向西、西南大大延伸。
但是,馬希範沒有繼續發展楚國,而是從此整日沉湎於花天酒地之中。他的驕奢無度,賦稅苛重,當居各屆楚王之首。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希範大興土木,在長沙城西北修建天策府,築天策、光政等16樓及天策、勤政等5堂。次年,他又建九龍殿、會春園、嘉宴堂、金華殿,裝飾豪華,耗資钜萬。希範攜美女、子弟及僚屬在其間遊宴歌舞,晝夜無節。由於他的大肆揮霍,國家財用日益不足,馬希範便加賦國中,壓榨民眾。他常常派遣使者行田,以所增收賦稅多少定功,結果農夫們不勝賦租,紛紛逃離故土。為增加收入,他還大肆賣官鬻爵,入財拜官,以錢多少定官高卑,外官遷者,是以貢獻多少為殿最。民有罪,輸錢可免釋,強者收為兵,貧弱者則受刑。除沉重的常稅外,希範又令地方交納貢米,規定大縣貢米三千斛,中縣千斛,小縣七百斛,無米以布帛代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天策學士拓跋恒上書切諫,說:“足寒傷心,民怨傷國。”要他減輕賦稅,希範大怒,斥退拓跋恒。
希範還是個好色徒。最初其原配夫人順賢夫人在世時,治家有法,希範十分害怕她,不敢過於淫亂。天福三年順賢夫人死,希範開始縱情聲色,不僅把父親的妾媵據為己有,而且還極力搜尋國中美女,搶人妻室達數百人,還不滿足。開運四年(公元947年)五月,希範在一片咒罵聲中死去,終年49歲。諡“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