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皇帝全傳53(2 / 2)

第二百六十七章 廢王馬希廣

馬希廣,字德丕,是馬希範同母弟。

開運四年(公元947年)五月,楚王馬希範病死,從此,頭馬離群,眾駒開始爭槽。馬希廣是馬希範的同母弟,他性情溫順謹慎,深得希範喜愛。成人後,被任為武安節度使、天策府都尉、領鎮南節度使。希範臥床不起後,又委以國政,以希廣判內外諸司事。臨終前,他又召見學士拓跋恒,授意要把王位屬希廣。希範死後,楚國將臣在立嗣問題上發生分歧。最後,因立希廣為先主遺命,奉希廣權軍府事。七月,後漢主以希廣為天策上將軍,封楚王。

被擁上王位的希廣並不能完全控製時局,當時楚國內外交困,一片混亂。其兄希萼雖爭位不勝,但並不甘心,希廣有隨時被推倒的可能。鄰國南唐、南漢也正在窺視楚國,伺機出兵。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十二月,南漢便出兵攻楚,相繼拔下賀州(治臨賀,今廣西賀縣)、昭州(治平樂,今廣西平樂)。次年秋,希萼也向希廣發動進攻,失敗。乾祐三年十月,希萼又攻。

十一月,希萼自稱順天王,乘勝進攻長沙,不久,長沙城陷,希廣被捕獲。希萼兵大掠三日,殺吏民,焚廬舍,王宮寶物劫掠一空,宮殿宇室化為灰燼,希廣及夫人、子女皆被處死。

第二百六十八章 恭孝王馬希萼

馬希萼是馬殷之子,馬希範之弟。馬希範死後,希萼認為自己在先王諸弟中年最長,當立為王,而一部分楚臣卻以先主遺命為由立萼弟希廣為王,經過激烈爭奪,馬希廣被擁上王位,並且得到北方漢王朝的承認。希萼本人生性剛烈凶狠,時為天策左司馬、朗州節度使、知永州事。爭位不勝,使他極為惱怒,遂興師爭國。乾祐三年(公元950年)九月,在南唐支持下,希萼自稱順天王,親自率兵進攻長沙,殺馬希廣自立。

希萼為王後,縱酒荒淫,把全部軍政事務委以弟弟希崇,希崇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刑政紊亂,士卒怨賞賜不均,多生變誌。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十月九日,馬步都指揮使徐威與希崇策謀,發動宮廷政變,希萼被捉。希崇自立為楚王。希崇派將官將希萼押往衡山囚禁。不料,押送將官彭師不願背負弑君罪名,與衡山指揮史廖偃合謀,又擁希萼為衡山王,大力召募徒眾,聲稱要發兵聲討希崇。希崇向南唐求救,南唐主令邊鎬率兵入長沙,馬希崇投降,南唐使希萼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居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馬希崇居揚州。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希萼入覲唐主,唐主怕他在外作亂,便留他在金陵,數年後病死,諡“恭孝”。

第二百六十九章 後主馬希崇

希崇為希萼同母弟,狡猾陰險。希範為楚王時曾任天策左司馬。在希萼與希廣爭奪王位時,他多次挑撥,擴大雙方矛盾。希萼為王後,整日縱情酒色,不理朝政,軍政事務均由希崇處理,希崇手中的權力愈來愈大,野心也隨之增長,他在尋找時機推倒希萼,自立為王。保大九年(公元951年)十月九日,希萼設宴端午門,希崇與馬步都指揮使徐威等密謀,發動政變,將希萼捕獲,隨後遣將官押往衡山(今湖南衡陽市南)囚禁,希崇自稱楚王。

希崇襲位,朝中將臣心懷不滿,不附,以朗州王逵為首的地方將臣聲言討篡奪之罪,聯兵進攻長沙;更使希崇恐慌的是希萼又被押送將官奉為衡山王,他們在衡山開府置官,招兵買馬,幾天擁至萬餘人,口口聲聲要北討反賊。在這種情況下,希崇隻得向南唐求救,南唐主令將邊鎬率兵萬人直趨長沙,希崇奉表迎降,並親自犒勞後唐將兵。邊鎬令希崇率族人入朝,馬族人重賄邊鎬,想乞求得以留在長沙,但邊鎬對此嗤之以鼻,說:“你我兩家60年為仇敵,我國也沒有窺楚之意,但現在是你們兄弟鬥鬩,你沒辦法才歸降了我國,若這種情況多來兩次,恐怕最終怎樣誰也說不好。”馬希崇無可奈何,隻好率族人及將佐千餘人號哭上船,來到金陵。唐主使希崇為永泰軍節度使,居揚州。後希崇率其兄弟17人奔北周,周封他為右羽林統軍,最後病卒於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