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1 / 2)

小時候老師經常問,長大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時的標準答案是警察,是醫生,是科學家。我最初的回答是:“和尚。”

和尚在我幼小心靈裏的形象實在太高大了,主要是因為《少林寺》。那時候全集安市隻有一家電影院,播的永遠是三部片:《地道戰》、《地雷戰》、《少林寺》。我上小學的時候,經常翻牆進電影院去看《少林寺》,動作和台詞都記得很清楚。還有一首歌曲更加堅定了我對和尚的崇拜,因為第一句歌詞就是:“和尚隻在我夢縈。”長大後我才知道,原來唱的不是“和尚”,是“河山”。

所以,我的第一個愛好是武術。那時候有一本雜誌叫《武林》,我經常去報刊亭翻看,默默記下動作,然後回家自己練。我有一個雙截棍,是我爸用桌子腿和車鏈子給我做的,刷上黑色的油漆。我天天帶著它上學,一邊走路一邊揮舞,非常吸引眼球,後來被老師沒收了。

我還參加過一個武術班。教練是一個光頭,他很厲害。我因為底子好,練得勤快,就當上了副班長。有一天教練生病,由另外的老師代課。他讓我們自由練習,我和一個大個子交手,他打不過我就哭。代課老師覺得是我出手太重,狠狠批評了我一頓,這讓我這個副班長感到很委屈,一怒之下退出江湖。

若幹年後,集安市的適齡小地痞,大多是那個武術班的學員,所以我要感謝那位代課老師。

我還要感謝兩位老師,一位是教二胡的,一位是教小提琴的。小學的時候,幾乎每位同學都選擇了一樣樂器去學。我爸想讓我學二胡,但是二胡老師無情地拒絕了我,他說我手太短,學二胡不科學。這讓我很難過,因為我都還沒有機會證明自己不行,就被人家說了不行。

後來我就轉而學小提琴。在學校的興趣班裏,大概有十幾個學生,用的都是學校裏的小提琴。事實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凡是自己家有小提琴的同學進步都比較快。像我這樣的孩子,因為不能在家練習,很快就隻能濫竽充數了。

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全文完整版免費閱讀地址:http://wodeshucheng.com/book_4188/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集安市成立了少年宮,學校小提琴興趣班的這些學生,直接成為少年宮小提琴班的學員。少年宮開學第一天的晚上有一個露天舞會,學生和家長一起參加。放學前小提琴老師把我留下,語重心長地和我說:“大鵬啊,晚上你和你父母不用來參加舞會了,因為根據我的觀察,你的小提琴水平和班上其他同學比起來,有很大的差距。你不太適合學音樂,以後可以試試去報別的班。”我一直忍到走出少年宮才哭,回家跟我媽說,我不喜歡學小提琴,以後不要學了。

那句“你不太適合學音樂”對我的影響很深,我覺得自己適不適合做一件事不應該是別人去評價的。但是,你認為我會立刻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評價是錯誤的嗎?並沒有,我很聽話地報了繪畫班。

學畫畫的根本原因,是成本比較低,省錢,而且我也還算有天分,後來還拿過很多次獎——那時候少年宮的內部比賽中,所有的孩子都有獎。我還做過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們家“暫時”住在我爸單位鍋爐房的時候,我把整個更衣室的走廊都貼滿自己的畫,畫的是聖鬥士星矢,每一幅看上去都沒什麼區別,可是一邊跑一邊看的時候,就會發現那是一組動畫。從走廊的這頭跑到那頭,星矢正好打完一套天馬流星拳。我每天都跑好幾個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