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依娜說:“廣東所有醫院的情況,我都了如指掌,哪些醫院有錢買?哪些醫院準備買?哪些準備再添的?我早分析過。不過,想不到藍院快60歲了,看起來也就40來歲,藍院長可不好分析呀!”
藍院長聽了哈哈大笑,然後說:“盧小姐讓我‘老夫聊發少年狂’哦,聰明!聰明!可是,盧小姐,如果我院再買兩台,會導致這個地區的醫療資源太密集了,省不一定批準我院買,要等拿到指標才可以買哦。”
盧依娜明白藍院長借口拒絕她,便說:“你說指標是嗎?這個你放心,如果你拿不到,我公司幫你拿幾個指標,隻要你買就成了!”
藍院長佩服地說:“盧小姐真厲害,沒有辦不成的事哦。”
盧依娜說:“其實指標也是那麼多的,落後地方沒錢買,指標也浪費了,幹脆給發達地區,還可以為國家醫療事業發展做貢獻!”
藍院長聽了哈哈大笑。
在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競爭中,往往決定勝利的是回扣,誰的回扣多,誰就勝。至於質量往往放在第二位,因為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的不是領導,而是醫生。藍院長接近退休年齡了,近年珠州市經濟發展迅猛,醫院收入連年創新高,他想多做兩年院長。為此,他幾年前找人事局局長把自己檔案上的年齡減了兩歲。
藍院長最後沒答應她,隻說腹腔鏡是醫生用,由醫生決定。
三
銘宇心如石壓,不知如何跟病人家屬交待,況且病人是女友親戚。病人剛才還與妻子談笑風生,現在卻昏迷了,他妻子能接受這個現實嗎?銘宇發現他需要莫大的勇氣才敢走向醫務辦公室,病人家屬零亂的腳步聲,如雨點敲在他心房。他聽出那焦急的腳步聲,承受著一顆支離破碎的心。他走進辦公室,看見杜水愚妻子如風中的蘆葦杆搖晃著,白發零亂,一臉刀刻般的皺紋,眼睛布滿紅絲。她見銘宇進來,眼睛閃了一絲亮光,猛然向他撲過來,又在他跟前戛然而止,抬頭望著他,眼裏滿半是期待半是驚慌,聲音發顫地問:“銘宇,銘宇……老頭怎麼啦?朝嵐剛才說他止血藥過敏啦……現在搶救回來了嗎?”
銘宇動了動嘴唇,感覺有千斤重,他還是故作鎮靜地說:“姨公剛才用一種新的止血藥時,發生了過敏性休克……幸好及時搶救回來,暫時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即使搶救回來,也可能大腦受影響。不過,按我的經驗,姨公的病是有希望的……但你們也有心理準備……姨婆,你還是先坐下來談吧。”
銘宇把朝嵐姨婆扶到沙發上並為她倒了一杯水。她哪裏還顧得上喝水,隻是機械地接過拿著,嘴巴不停顫抖,很久未能說出一個字。杜水愚妻子叫趙一楠。她的先祖是北宋黃庭堅的師爺,叫趙典成。當年蘇軾因為烏台詩案牽連了門下的才子。黃庭堅從北京調到吉州太和縣。當時趙典成隨行。他們在赴任途中,遊三祖山山穀寺石牛洞時,因愛其幽靜,黃庭堅在這裏住了一些日子,還自號為山穀道人。他走時,他留趙典成在這裏幫他管理此洞。可趙一楠的家,傳到她這代隻剩她“一枝獨秀”了。她嫁給杜水愚後,家裏祖傳的古董也跟著“嫁”到杜家了。朝嵐經常帶銘宇到姨婆家作客,銘宇跟著朝嵐叫她姨婆,欣賞她家的古董,跟姨公學國畫,姨婆對銘宇也十分親切,銘宇與這兩位老人關係非常密切。此刻,劍銘感到非常尷尬,不知如何麵對趙一楠。
終於,趙一楠哆嗦地說:“老頭子剛才還好好的,我為什麼不問他呢?”
朝嵐問她說:“姨婆你沒事吧?問姨公什麼呢?”
“你姨公人比較善良,經常有人向他借錢,以及書畫。他從不記錄,口頭說說就算了。萬一他走了,那些東西……還有家裏的存折都在他那裏保管,密碼隻有他一個知道……是的,我還得回家……家裏不能沒人呀。”
“可以向銀行報失的,存折不怕的。”朝嵐說。
銘宇憶起趙一楠家有祖傳古董,猜測趙一楠擔心的不是存折,便說:“姨公就交給我吧,我是有信心的,以前碰了好幾個這樣的病人,全治好啦,我會動用醫院一切資源來治好他的。家裏的事,放心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