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邏輯:建立認知理性(2)(2 / 3)

而且,人們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當你正在惋惜與後悔的時候,有些機遇又再次成為讓你痛惜地過去了。

最糟糕的時候,也是最完美的開始

當你決定開始的時候,一切都不會太晚。即便現在你才動身,仍然可以自信地告訴自己:“嘿,我起了一個大早,雖然……我麻煩纏身,但我已經開始解決它了,而且我保證,事情不會比現在更難以入目了!”

我們有時候總會陷入困境,但事情的兩麵性以及理性邏輯會給你帶來一條明智的啟示:最壞的,未必不會是最好的。

對別人來說,這件事情是失敗的經曆,是痛苦的回憶,也是最糟糕的狀態。但可能放到你的身上,就是一次完美的開始。因為你能從中發現一些可以利用的因素,從而抓住潛在的機會。

1960年,哈默來到了利比亞,他準備在這裏建幾口油井,大幹一場。在哈默之前,有很多國外的政治勢力、經濟財團已經把觸角伸到了這裏。隻可惜,他們都沒能如願。比如,二戰之時,意大利獨裁者墨索裏尼花了上千萬美元來這裏開采石油,結果一無所獲;英國殼牌公司耗資4000萬美元,最後留下了幾口沒打出油來的廢油井後回去了;其他歐洲的大公司也都耗費巨資在這裏,但都沒有堅持到勝利的那一天。

即使大家都沒有什麼收獲,但是麵對潛力巨大的市場,競爭仍然是非常激烈的。各大公司紛紛斥巨資圈好了地盤,哈默的公司當時實力較弱,爭不過它們,隻能揀別人挑剩下的地方。最後,哈默得到兩塊地:一塊是另外幾大石油公司一致認定為不會出油的無毛之地;一塊是莫爾比石油公司留下的廢棄油井--莫爾比公司在這裏扔下了幾百萬美元,也沒有見到一滴石油。

沒人看好哈默能開采出石油來,大公司的經理紛紛說:“哈默肯定是想石油想瘋了,他會受到慘痛教訓的。”哈默卻毫不理會他們,對屬下揮了揮手,說道:“夥計們,讓我看到你們的幹勁兒,馬上動手吧!滾滾財富等著我們。”

可是,事情不像哈默想的那樣。公司在第一塊地上先打了一口井,沒有見到油,接著,他們又打了一口,還是沒有油。董事會的股東坐不住了,紛紛勸說哈默,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希望這位冒險家趕緊收手:“哈默先生,這太糟糕了,他們已經證實了沒有石油,我們又怎麼會交上好運呢?”

哈默靜靜地說:“先生們,不要著急,我擔保你們會看到石油的。”在哈默的堅持下,他們又打下第三口井,但期望中的石油還是沒有出現。哈默一個人跑過來,在那塊地皮上麵轉悠著,仔細觀察那些打出來的泥漿。

他堅信:石油就在下麵。於是,他大聲鼓勵工人:“再試一次,相信我,我們就要成功了。”

工人們早已不抱什麼希望了,隻是機械地聽從哈默的命令,繼續鑽探。突然,油井裏冒出大量氣泡,隨後,一陣黑色的液體噴湧而出:石油終於開采出來了。哈默成功了。他一口氣又打了幾口油井,短短幾周時間,哈默那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了日產10萬桶以上原油的大公司。而且,哈默打出的那些油井出油率、質量皆是一流的。

隨後,哈默在第二塊地上如法炮製,僅花了不到100萬美元就開采出了石油。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次鑽探的油井竟是珊瑚礁油藏。也就是說,不用油泵,石油自己就能噴湧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