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邏輯:建立認知理性(2)(1 / 3)

缺乏信仰的人,他是可悲的當然也是自卑的。他們內心的空虛和行為上的盲目必然會讓其失去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他的人生更像是遭罪而非創造。當然,信仰也有感性與理性之分。我們的目標就是建立理性信仰,讓理性之光充滿心靈,而不是成為感性與衝動的信徒。問題一:為什麼那麼多的人會被欲望蠱惑,分不清是非對錯?問題二:為什麼很多人在尋求信仰的過程中變得盲從和極端化?每個人都想幹一番事業,沒有人希望自己碌碌一生。但現實的問題是,每個人都想做一些什麼事業來證明自己,但他卻無從下手。當對財富與名望的渴望變成了碌碌無為的現實,他們開始抱怨:

“為什麼蘋果砸到了牛頓的頭上,而沒有砸到我的頭上?”到最後,他們總是把責任歸咎於命運,生不逢時、同人不同命。總之,在他們看來,自己失敗一切的原因都是命運的安排,與自己毫無關係。

也許,你也在這樣追問:“為什麼上帝把我這匹千裏馬指派到人間,卻不讓伯樂一同降臨?”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不是沒有機遇,而是你缺少捕捉機遇的敏銳嗅覺。就像人們對美的評論一樣:“世間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同時,我們捕捉機遇靠的並不僅是眼睛,還有敏銳的嗅覺。如果沒有這種敏銳,即便蘋果砸在你頭上一千次,把你砸暈了,你也不會像牛頓那樣獲得智慧的頓悟。沒有這種敏銳,即便伯樂發現了你,你也會錯把伯樂當成了毫無價值的臭皮匠,與他失之交臂。

阿曼·波爾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女記者,但她的機遇卻源於一次意外。她的姐姐曾經報名一個新聞培訓班,可沒到兩個月,她的姐姐就決心不再接觸新聞了。阿曼·波爾覺得這是一筆損失,於是去找學校理論,但最終學校都不同意將學費退還給她的姐姐。於是,被激怒的阿曼·波爾決定代替姐姐參加新聞培訓。

就這樣,阿曼·波爾成為了一名記者。她的成功來得太過意外。“一次盲目的約會引發了一場真正的愛情。”這是她對自己經曆的評價。沒有這次意外,也許她就不會進入新聞行業,也就沒有機會成為一名知名記者。

她的成功引發很多人的羨慕:為什麼她能那麼幸運,而幸運卻從不降臨在我的身上?為什麼她能不經意間就進入到了好的行業,決定了一生的幸福,而我辛辛苦苦了這麼長時間,卻一點收獲都沒有?

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你是在靜止地等待機遇,而阿曼·波爾卻在不斷的行走中尋求機遇,至少在麵對學校不退學費的情況下,她做出了選擇,而非一了百了地退避三舍。更多的人與成功失之交臂,正是因為他們在這種關鍵時刻的表現是浮躁、極端和衝動的,而不是理性。

斐塞司博士曾經因為一次無聊的追問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他習慣在午飯後曬太陽,每天都是如此。有一天,他看到一隻貓在自己的後麵打盹,斐塞司覺得非常溫馨,就觀察起了這隻貓的一舉一動。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西去的太陽被樹遮擋住,樹影擋住了貓身上的陽光。於是貓醒了,走到了另一塊有陽光的地方,趴下來接著睡。

就是這樣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讓斐塞司立刻產生了疑問,因為每次有什麼東西擋住了貓的陽光,它都會醒來去尋找另一個有陽光的地方。為什麼貓那麼喜歡陽光?因為它對光和熱有著追求,那麼光和熱對它一定是有益的。

斐塞司轉念一想:“那麼,太陽的光和熱將會對人的身體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在一段時間之後,“日光治療法”就在全世界廣泛傳播開來,斐塞司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或許你又在嫉妒了:“為什麼我沒有看到這樣的一隻貓?”你真的沒有看到過嗎,還是你因為貓的無聊而放棄了積極的思考?即便你有了這樣的思考,你有足夠的醫學基礎詮釋這些問題嗎?這些問題都表明,一個人不但需要建立好的信仰,擁有好的分析能力,還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並且時刻積極地準備成功,抓住那些出現的機遇。如果在機遇來臨的時候你仍然沒有準備好,也隻能遺憾地與成功失之交臂;隻有你真正準備好了,拿出了絕佳的狀態,你才能把它們牢牢地抓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