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他們在給你製造了不公平,還是你錯誤地理解了他們的用心?隻有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停止抱怨,接受或者改變現實,接受自己或改變自己的態度,一切才能變得美好起來。
對一些不如意的人而言,麵對別人的成功時,他(她)可能會嫉妒、憤怒、不能接受,這些反應在身體及行為上就是:麵紅耳赤、怨氣衝天、茶飯不香。巨大的心理壓力往往來自於瞬間的心理失衡。但是,假如此時你能夠平靜地對待自己和成功者之間的差距,分析自己的失敗原因,知恥而後勇,那麼誰能夠笑到最後,至少現在還沒有成為定局。當你能夠並且願意看到差距時,說明你仍然還有贏的機會。
但是此刻,如果你沉淪在抱怨的泥潭中,借由那些類似對手有靠山、背景深、走上層路線等“理由”為自己的失敗開脫,以此來安慰自己:我不是不行,也不是不努力,隻是沒有能夠助我成功的父母。表麵上看,你的怨氣通過抱怨的言行發泄了出去,從某種意義上減輕了你的壓力。但實際上,你也永遠失去了追上對手的機會。
麵對別人的成功,追趕的動力會隨著你的牢騷被發泄掉。此時,你不僅瀉了火,也同時原諒了自己的失敗。所以,抱怨就像安慰劑和麻醉劑一樣,在失敗時讓你的心理得到了平衡,但也讓你沒有了奮起反擊的心理能量。
有一天,通用公司決定裁員,名單上有內勤部門的凱莉和梅娜達,規定一個月之後她們必須離職。對於身在大公司的普通員工來說,這無異於不可抗拒、無法挽回的命運審判。兩個人當時都很傷心,眼圈紅紅的,差點哭出聲來。
但是,第二天上班以後,兩人的情緒就有了巨大的反差。凱莉的脾氣變得很差,好像每個人都欠她一百萬美金,跟誰都沒有什麼好臉色,對同事拉著臉,見到上司就不停地申冤:“為什麼把我裁掉?我工作盡心盡職,從沒出過錯誤,這對我來說太不公平了!”她聲淚俱下,實在讓人同情,但是沒有人勸慰她。就在這種重複的訴苦和情緒的發泄中,她的日常工作都停滯了。
凱莉原本是一個很討人喜歡的人,但現在她整天氣憤不已,誰也不敢招惹她,隻能躲著她,不和她接觸。到最後,大家突然發現:呀,原來凱莉是這麼一個讓人討厭的女孩。
同樣被宣布走人的梅娜達在幹什麼?她也哭了一晚上,但次日上班後,人們就看不到她的異常了。與過去一樣,她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仍然照常工作,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100分。有人悄悄告訴她:“嘿,我說,已經是快離職的人了,不必這麼賣力吧?”她淡淡地回答:“那也要把最後一個月做好吧?”所以,她每天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隨叫隨到,堅守自己的崗位。
30天以後,通用公司後勤部門的主管宣布了一項新的決定:凱莉走人,梅娜達留下。他的理由是:“梅娜達這樣的員工,通用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不抱怨的人才有前途,才有未來。不管你是一名類似梅娜達的普通職員,還是某個部門、某家公司的主管人員。當你麵臨困境的時候,千萬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否則隻會讓你離現實越來越遠,隻會讓你內心痛苦不堪,並且這種憤怒的情緒會讓事情朝著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再次錯過解決問題的時機。
抱怨不僅令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變得惡劣,還會讓你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人。
上帝是很公平的,那些抱怨它的人往往忽略了命運放在他們身邊的賞賜,他們常常舍近求遠,去別處尋找,找不到就開始抱怨,其實機遇就在他們的心裏,就在他們的身邊。
威廉·詹姆斯說:我們所謂的災難很大程度上歸結於人們對於現象采取的態度,受害者的內在態度隻要從抱怨轉為奮鬥,壞事就往往會變成令人鼓舞的好事。在我們嚐試過避免災難而未成功時,如果我們同意麵對災難,樂觀地忍受它,它的毒刺往往會脫落,變成一株美麗的花朵。因此,假如生活已經成全了你,請你務必心懷感激。但即使生活中你正在遇到一些磨難,你也無須嗟歎或者輕言退意,因為這正是幫助你自己磨煉毅力的大好時機。不論一個人遭受了多少打擊,也不管他的人生經曆了多少苦難,一旦他的心態擺正了,他便能自愈創傷,重新獲得希望,並且抓住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