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味是至陰之味,越是鹹的東西,陰性越強.而養生講究的是陰陽平衡,所以鹹味宜少不宜多,是五味中最應當謹慎食用的一味.
五味中的鹹味實際上是指鹹味和鮮味兩種味道,所以鹹味食品不一定都是口感鹹的,也包括所有鮮味的東西.像黑豆、黃豆、豬肉、螃蟹並不鹹,也歸屬於鹹味食品一類.味精、雞精也是鹹味食品.
海產品大多都是鹹味食物,如紫菜、海帶、海參、海蜇、蛤蜊、墨魚等.
血是鹹味的,凡是動物的血都是鹹味食品,比如豬血,雞血、鴨血、鹿血等.
鹹屬水,水為至陰之物,鹹也是至陰之味,所以它與水的陰氣相通,可以滋養人體的水液,通泄大小便,還能軟堅散結,也就是軟化和消散體內的結節和腫塊.
五髒六腑中腎和膀胱屬水,所以鹹為腎和膀胱之正味.
鹹入腎,其中鮮味重的食物補腎陰,鹹味重的食物耗腎精.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鮮味重的東西,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這些營養是人體血液和體液的來源,所以鮮味能養血養陰.陰虛的人,體內虛火旺,常感覺手心腳心發熱、心煩、口幹,就可以吃些海產品例如墨魚幹、海蜇來補一補,陰液足了,就不會產生虛火.
而鹹味重的東西,含有大量的鹽分.鹽是一把雙刃劍,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離不開鹽.
生命的活動,全賴精氣維持,人體的精氣藏於腎中,必須要鹽來把它調動出來,才能轉化為生命的動力.
凡是入腎髒的藥,古代都講究要用淡鹽水送服,引藥入經才能提高療效.比如著名的中成藥六味地黃丸,不用淡鹽水來送服,效果就大打折扣.
人每天都需要一點鹽,才能保證能量來源.越是強體力的活動,越需要調動腎精.你看農村的壯勞力,他們吃得就很鹹,不吃鹹的就會覺得渾身沒勁.可是如果吃鹽太多,調動的腎精過多,等於寅吃卯糧,提前透支人體的元氣,人就會早衰,甚至得慢性病.現在許多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跟他們年輕時候營養不良、又吃得過鹹都有關係.
鹹入膀胱,膀胱屬陽,而鹹味屬陰,陰陽相反,起瀉的作用.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鹹味能軟堅散結,實際上就是排毒.一般治療腫瘤,會用鹹味的藥物來軟化硬塊.
鹹味能瀉下通便,還有排毒的作用.有的人腸道積熱,大便堅硬幹燥得如同石頭,幾天解不出來,十分痛苦.中醫在藥方裏加上鹹味的芒硝,一劑就能見效.如果是小孩,症狀比較輕的,喝些鹽水也管用.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吃了不潔之物,可以用大約15克鹽,兩杯溫水,攪拌兩分鍾等鹽充分溶解以後,一次喝下,讓鹽水清洗腸胃,通過大便把毒素排出體外.對於產生惡心症狀的人,鹽水還有催吐的作用.
鹹味屬水,苦味屬火,按五行生克來說,鹹味可以克製苦味.涼拌苦瓜用鹽先醃一下,就不太苦了.
水克火,心屬火.鹹味吃多了對心髒特別不好,容易得心血管疾病,老年人一定不要多吃鹹.心與大腦相通,所以鹹味吃多了影響智力、記憶力,小孩子大腦正在發育中,更要吃得淡一些才好.
一年四季都不能多吃鹹的.冬季屬水,水克火,人的心氣最弱.這個季節尤其要少吃鹹味,才能保護心髒功能.
鹹味食品中,特別要注意鹽和味精,這兩樣是鹹味中的極品,陰中之陰.現在人普遍陽虛,能少吃一點鹽和味精就少吃一點.鮮味的食物,相對陰性要弱一些,有滋陰補血的作用,像一些海產品,可以適當地吃一些,但也絕不能常年吃,否則容易得痛風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