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過去十幾日,天氣卻依舊炎熱,渭城又連續下了幾日的雨,連空氣都帶了些黏膩。因著今日雨下得特別大,李言樂決定不出門,先整理整理這幾日的收獲。

她打開桌上的一個紙包,這是昨日客棧老板娘送的冰糖蜜棗。

“你別看這蜜棗普通,全渭城隻有他們家能做出這如琥珀般晶瑩剔透的冰糖脆皮,一眼就能認出來。就這麼幾包蜜餞,我可等了近半個時辰。”

李言樂想起客棧老板娘的誇讚,左手拈起一顆蜜棗,送進嘴裏。牙齒輕輕咬合,嘎嘣一聲,冰糖脆皮便在口中碎裂,接著,牙齒便碰到了裏頭包裹著的綿軟棗幹。

冰糖的清甜混合著棗幹的香甜,席卷了整個口腔。不得不說,這蜜棗的味道確是不錯。

李言樂左手又拈起一顆棗子,右手拿起記著這十幾日她尋過的差事的紙張,這上麵大部分的內容被劃掉,隻留下那麼五六個尚可的差事。

“彙文書鋪,粉黛齋,致知院,千彩閣······”李言樂嘴上喃喃。

她最想幹的差事是賬房,可賬房先生這活,大商鋪嫌她資曆不夠,小鋪子又不想費這多餘的錢,一般是掌櫃自己兼著,這些日子她沒找到哪怕一家要她的鋪子。

其次,她便想去這致知院。可致知院名氣大,要求新來的先生旁聽半年才能錄用,這半年內無一分工錢。而且書院位於渭東,日常花銷要比西邊高出不少。相較而言,其他差事不僅給的工錢高,還有津貼。

想到這,李言樂擦了擦手上的糖漬,將包裹裏的銀錢倒出來數了數,心道現下銀錢雖還充裕,可也不能一直這般坐吃山空下去。她就再找三日,倘若沒有更好的,她便去千彩閣賣布匹,好歹自己對布料還有些了解,等過段時日攢了可再換份滿意的差事。

正午的太陽將街道曬得熱氣騰騰,沿街的鋪子裏,掌櫃們躺在竹椅上搖著蒲扇,夥計們站在櫃台裏不住地打哈欠。路邊的花草蔫蔫的,連茶水攤招徠客戶的吆喝聲都顯得懶洋洋的。街上也隻有零星的幾個行人。

自升記米鋪出來,李言樂便踩著房子的影子,一路躲著太陽往客棧走,可即便是躲在陰影裏,她依舊熱得滿頭大汗。

“酸梅湯咯!消暑解渴的酸梅湯咯!”

正走得有些累,李言樂發現前方巷子口支了一個賣涼飲的小攤子,一陣香甜的味道飄來,她忽就覺得口渴難耐,便略微加快腳步走了過去。

走近了,便見一位年近不惑的中年男子坐在爐子後煮湯。他麵前有一口小鍋,那香甜的味道便是從這鍋中飄出。

“剛晾涼的酸梅湯,小娘子可要來一碗?”攤主見有人來,嘴上忙張羅。他說著話,左手又抓了一把黃豆粉做成的小團子撒入爐上正煮著的甘草湯中,右手拿著長木勺不停地攪拌。

“大叔,這是在煮什麼?”李言樂本想喝碗酸梅湯,鍋中煮著的薑黃色糖水色澤誘人,便出口詢問。

“這是甘草圓子湯,我新想出來的方子,今個還算空,就煮一小鍋試試,小娘子要不嚐嚐?”

“好呀,這湯氣味清甜,小團子看上去又十分軟糯,味道肯定不錯,今日有口福了。”空氣中彌漫的香甜氣味讓李言樂心情大好,她站在爐子前,笑眯眯地誇讚了一番,惹得攤主一陣哈哈大笑。

李言樂今日穿了藕色衣裙,發髻上係了嫩綠色竹葉暗紋的細緞帶做裝飾。一陣風穿過巷子,帶起了垂在她頸邊的緞帶,燥熱的夏風仿佛都幻化成了溫和的春風。

“哈哈,小娘子真會說話。這湯還要煮一會,你先坐下喝碗酸梅湯,等這湯出鍋放涼了,我再給你打一碗。”掌櫃說著,放下手中的木勺,從身側的陶罐裏舀了碗酸梅湯,撒了些蜜餞碎,給李言樂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