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富婆的“窮”生活(2 / 2)

莎瑞法說起話來語速很慢,甚至還有些喘。但是說到她家的過去,她顯得很興奮,對那段逝去的美好時光,充滿了強烈的懷念。

我覺得莎瑞法家的現狀及她的晚年生活,似乎與“富婆”之稱相距甚遠。感覺她已是今非昔比,並且斷定她一生最輝煌的時刻已逝去,一切都已時過境遷了。現在能夠給她留下的,也隻有那棟小樓和她對往昔的回憶。

“既然現在家裏的生活已經衰敗了,她為什麼每年還要貢獻……”

“No!子,你錯了!她這輩子沒敗落過,一直很富有。”沒等我把話問完,阿卜德拉對我說。

“可是……你看她家,什麼值錢東西都沒有。”我反駁阿卜德拉。

他笑了笑,環視了一下屋子的四周,估計把我說的話翻給她們聽了,母女倆聽完對視著笑了笑,之後,女兒法突瑪突然站起身,拉著我就往外走。我一陣緊張,以為自己說錯了什麼,趕緊看看阿卜德拉,他卻沒什麼反應,也沒跟著我。我被法突瑪拉著進了她家的北屋,順著右手牆邊,走到一個大約一米多高,罩著蒙布的東西前,法突瑪掀開了那塊落滿了灰塵的大布。我一看,吃了一驚。一個嶄新的立式電烤箱上麵放了一台18寸的電視機,旁邊還立著一個新爐灶。然後,法突瑪得意地衝我蹦著英語單詞:“德國……我兄弟……給莎瑞法……”

在這個連電都沒有的小村子,一下看到這麼多電器,讓我覺得十分驚奇。

後來,聽莎瑞法說,阿法爾人有個風俗,通常男女結婚時,男方上門住在女方娘家。在她15歲的時候,為了不使家產落入外人手中,她嫁給了爸爸姐姐的兒子,也就是她姑姑的孩子。之後,她的丈夫和家人共同經營家族的生意。不幸的是,丈夫於1967年患瘧疾死於也門,留下了7個孩子。1976年,她的父母相繼去世,兄弟姐妹也有的患病,有的死亡。這些年,她邊帶孩子,邊盡全力照看著家族的財產,總算把幾個孩子拉扯大了。幸運的是,她的幾個孩子都很爭氣。現在,她的大兒子已經在德國定居,經營著自己的超市。不過他的婚姻仍然按照阿法爾人的風俗,娶的是莎瑞法弟弟的女兒。這個兒子非常孝敬莎瑞法,家裏那些電器都是他從德國帶來的。

莎瑞法的三兒子也在德國,盡管還沒有結婚,已經為他看好了親戚的女兒,就等明年他回來結婚了。這個兒子也經常給莎瑞法寄錢。

莎瑞法的小兒子穆罕默德·阿裏(Mohammed Ali ),是家族生意的繼承人。目前,他擁有五六條大船,不僅雇漁民在海上捕魚,還收購其他漁民的魚,賣到也門最大的水產市場。同時,還兼做兩國貿易。而他娶的是老家邁德村的一個親戚的女兒。據說,他的生意經營得非常紅火。

唯一的女兒法突瑪嫁給了莎瑞法哥哥的兒子,拉舍特·尤素福·豪斯曼(Rashed Yossof Ossman ),他不僅在省城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也與他的兄弟們共同經營著家族的生意。

“莎瑞法家現在還有40多頭駱駝,好幾十隻羊。她每年給村民貢獻一頭駱駝並沒什麼負擔。”阿卜德拉對我說。

我發現莎瑞法的眼睛有白內障,問她知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有疾病,她說知道,並且,已經影響了視力。可是當我說讓她的兒子帶她出去治療時,她馬上拒絕了。並說,自己從沒出去過,也不想出去。在她們家族中,女人是不能隨便外出的。另外,兒子走得再遠,也得回來與本家族的人結婚,而且不允許離婚,這是她的家規。在她眼裏,提奧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我想,即使有一天村裏有了電,她也未必會去使用那些現代化的電器。像她這樣祖祖輩輩在此生活的老人,已經完全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些來自外界的東西,對她不會產生影響。而不同的是,她的後代們,一旦使用了那些電器,就會對外界的生活充滿幻想,一旦他們不甘於待在這個偏僻的村莊,而又沒有辦法走出去時,就會產生痛苦。無論如何,莎瑞法家的人畢竟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