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後記: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幾點看法(5)(1 / 2)

貝爾斯登的兩大對衝基金據報道是在“次級MBS市場上押錯了寶導致巨額虧損”,正確的解讀應該是,它們在高純度濃縮型毒垃圾“合成CDO”中扮演了不幸承受違約風險的一方,而“站在了曆史錯誤的一邊”,而轉嫁風險的一方也許就是包括它的本家在內的投資銀行們。截至2007年3月31日,貝爾斯登的兩隻基金控製的資產還高達200億美元以上,7月初兩隻基金的資產已縮水20%左右。由此,這些基金的債權人也紛紛謀求撤資。

最大債權人之一的美林公司在反複討債未果的情況下急火攻心方寸大亂,悍然宣布將開始拍賣貝爾斯登基金持有的超過8億美元的貸款抵押債券。之前美林曾表示,在貝爾斯登的對衝基金宣布調整資本結構的計劃之前,不會出售這些資產。幾天後美林拒絕了貝爾斯登提出的重組方案。貝爾斯登又提出增資15億美元的緊急計劃,但並未得到債權人的認可。美林準備先出售常規證券,然後還計劃出售相關的衍生產品。同時,高盛、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據稱也贖回了相應的基金份額。

讓所有人驚慌的是,公開的拍賣上隻有1/4的債券有人詢價,而且價格僅為票麵價值的85%~90%。這可是貝爾斯登基金最精華的AAA評級部分了,如果連這些優質資產都要虧15%以上的話,再想到其他根本沒有人問津的BBB-以下的毒垃圾CDO簡直就令人魂飛魄散,整個虧損規模將不堪設想。

嚴酷的現實驚醒了貝爾斯登,也震動了整個華爾街。要知道,價值7500億美元的CDO們正作為抵押品待在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他們目前的伎倆就是將這些CDO資產轉移到表外資產(Off Balance Sheet)上,因為在這裏,這些CDO能夠以內部數學模型計算價格,而不必采用市場價格。

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此時隻有一個信念:決不能在市場上公開拍賣!因為這將把CDO的真實價格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們將會看到這些泡沫資產的實際價格非但不是財務報表公布的120%或150%,而很可能是50%甚至30%。一旦市場價格被曝光,那麼所有投資於CDO市場的各類大小基金都將不得不重新審核它們的資產賬目,巨額虧損將再也難以掩蓋,橫掃世界金融市場的空前風暴必然降臨。

到7月19日,貝爾斯登的兩個下屬對衝基金已經“沒有什麼價值殘留下來”,200億美元的巨額資產在幾個星期之內就灰飛煙滅了。8月1日,貝爾斯登旗下兩隻對衝基金宣布破產保護。

究竟誰持有資產毒垃圾呢?這是一個華爾街非常敏感的問題。據估計,到2006年年底,對衝基金手上持有10%,退休基金持有18%,保險公司持有19%,資產管理公司有22%。當然還有外國投資者。他們也是MBS、CDS和CDO市場的生力軍。2003年以來,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隆重推出”的各種“結構性投資產品”中有多少被這些“資產毒垃圾”所汙染,恐怕隻有天知道了。

國際清算銀行最近警告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問題愈發突顯,但還不清楚這些問題會如何滲透到整個信貸市場。”這個“還不清楚”是否暗示CDO市場可能崩盤?次級貸款和ALT-A貸款以及建築在其之上的CDO、CDS與合成CDO的總規模至少在3萬億美元以上。難怪近來國際清算銀行強烈警告,世界可能會麵臨20世紀30年代那樣的大蕭條。該行還認為,今後幾個月全球信貸領域的景氣周期將發生趨勢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