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土木堡 (1)(2 / 3)

王振就是這樣想的,他的作戰思想似乎也就源自於此。

無知啊,真是極度的無知!王振這個出生市井的小人物此刻終於顯出了他的本色,在他看來,戰爭似乎就等同於街頭的黑社會鬥毆,雙方手持西瓜刀對砍,誰人多,誰氣勢大,誰就能贏。

話說回來,戰爭到底與鬥毆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是人越多越好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開一個專題。

一千多年前,一個叫韓信的人對皇帝劉邦說出了一句話: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這不僅是一句成語,一句千古名言,也是一句自信的豪言壯語。

在我看來,在韓信說出此言之後的一千多年裏,有資格有能力以此言自居者,不會超過十五個人。

而如果你仔細研究過軍事,就會發現,要做到帶兵多多益善,實在是太難了。

要說明原因,就必須從什麼是戰爭說起。

事先說明,請大家不要誤會,這裏絕對不是要介紹那些讓人頭疼的政治性質,階級本質。我們要講的是戰爭的形式——人與人之間的搏鬥。

因為如果我們把戰爭的所有外表包裝脫去,就會發現:

戰爭,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打架鬥毆。

下麵,我會借用經濟學中的模型理論(先預設基本框架,不斷增加條件的經濟分析法)來說明這個問題。

先從兩個人講起,相信大家也有過打架的經曆,而兩個人打架就是我們俗稱的“單挑”。

“單挑”實際上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因為打人的是你,挨打的也是你,是輸是贏全要靠你自己。當然,如果你比對方高大,比對方強壯,湊巧還練過武術(最好是搏擊,套路不怎麼管用),那麼勝利多半是屬於你的。

現在我們把範圍擴大,如果你有兩個人,而對方還是一個人,那你的贏麵就很大了,兩個打一個,隻要你的臉皮厚一點,不怕人家說你勝之不武,我相信,勝利會是你的。

下麵我們再加一個人,你有三個人,對手還是一個人。此時,你就不用動手了,你隻要讓其餘兩個人上,自己拿杯開水,一邊喝一邊看,臨場指揮就行。

就不用一個個地增加了,如果你現在有一千個人,對手一個人,結果會怎樣呢?

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你反而不會獲得勝利。因為做你對手的那個人肯定早就逃走了。

到現在為止,你可能還很樂觀,因為一直以來,都是你占優勢。

然而真正的考驗就要來了,如果你有一千個人,對手也有一千個人,你能贏嗎?

你可以把一千個人分成幾隊去攻擊對方,但對手卻可能集中所有人來對你逐個擊破,你能保證自己獲得勝利嗎?

覺得棘手了吧,其實我們才剛開始。

下麵,我們把這個數字乘以一百,你有十萬人,對手也有十萬人,你怎麼打這一仗?

這個時候,你就麻煩了,且不說你怎麼布置這十萬人進攻,單單隻說這十萬人本身,他們真的會聽你的嗎?

你要明白,你的手下這十萬人都是人,有著自己的思維,有的性格開朗,有的陰鬱,有的溫和,有的暴躁,他們方言不同,習慣不同,你的命令他們不一定願意聽從,即使願意,他們也不一定聽得懂。如果裏麵還有外國友人(比如朝鮮),那你還得找幾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