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指揮的難度,要想減低這一難度,似乎就隻有大力推廣漢語和普通話了。
要是再考慮他們的智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你就會十分頭疼。這十萬人文化程度不同,有的是文盲,有的是翰林,對命令的理解能力不同,你讓他前進,他可能理解為後退,一來二去,你自己都會暈倒。
很難辦是吧,別急,還有更難辦的。
我們接著把這十萬人放入戰場,現在你不知道你的敵人在哪裏。他們可能隱藏起來,也可能分兵幾路,準備伏擊。而你自己要考慮怎麼使用自己這十萬人去找到敵人並擊敗他們。
此外,你還要考慮這十萬人的吃飯問題,住宿問題,糧食從哪裏來,還能堅持多少天。
腦子有點亂吧,下麵的情況會讓你更亂。
你還要考慮軍隊行進時的速度、地形、下雨還是不下雨,河水會不會漲,山路會不會塞,士兵們經過長時間行軍,士氣會不會下降,會不會造反,你的上級(如果有的話)會不會製約你的權力,你的下級會不會嘩變。
你的士兵有沒有裝備,裝備好不好,士兵訓練水平如何,敵人指揮官的素質如何,敵人的裝備如何,敵人的戰術是什麼,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打了敗仗怎麼撤退,打了勝仗能否追擊等等等等……
事實上,戰場上的情況還要複雜得多。相信看到這裏,你已經明白,別說帶十萬人出去打仗,你就是帶十萬人出去轉一圈,旅個遊,能平安無事地回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你可能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了,恰恰相反,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不要忘記,我們的目標是多多益善。
如果你再把指揮的人數加上十倍,一百萬人,你就會發現,你麵對的已經不是一百萬可以依靠的人,而是一百萬個麻煩,是真正的災難。
從十萬到一百萬,你的人數增加了十倍,但你的問題卻可能增加了一百倍,任何小的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就會一發不可收拾。一百萬人,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不說,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不是傻瓜,你怎麼控製一百萬個人,讓他們去聽從你的指揮呢?
軍事指揮就如同一座金字塔,指揮的人數和指揮官的指揮能力是成正比的,指揮的人數越多,對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從古至今,有能力站在塔頂的人是很少的。
多多益善是一種境界,它代表著指揮官的能力已經突破了人數的限製,突破了金字塔的塔頂,無論是十萬、還是五十萬、一百萬,對於指揮官而言,都已經沒有意義。
因為這種指揮官的麾下,他的士兵永遠隻有一個人,命令前進絕不後退,命令向東絕不向西。
同進同退,同生同死。
這才是指揮藝術的最高境界。
所以,善帶兵而多多益善者,是真正的軍事天才。
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軍神。
以上就是模型的構建過程,相信大家應該對戰爭和人數及指揮能力的關係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這個模型是理想化的,我們在此還要補充兩種特殊情況。
首先,這個模型設定的是普通的人,不包括特異功能人士,如郭靖、楊過、張無忌等人,能夠突破地球引力,一跳十幾米,穿牆入室,身負如乾坤大挪移之類的絕學,一個能打幾百上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