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國人玩家人言微輕,中國也不是主要市場,人家做遊戲自然不會考慮中國人。
可明明歐美是青瓷科技的主要市場,王不負卻瘋了一樣不迎合那些大鼻子做遊戲,就讓他們更加鬱悶。
他們應該是想要在魯爾河、哥德防線這些地方,操作著美國大兵,用M1步槍瞄準德國兵,打出擊殺特效來吧?
王不負心說想玩自己做啊,誰攔著你們了。他打字道:“這個並不重要。我的作品,能先感動我自己,這就行了。”
加布聽著李明翻譯的中文,沉默了。
和王不負想的不一樣,像《我的抗日》風格如此獨特的遊戲,別的公司並不能輕易模仿。設計理念可以互相參照,但是直接模仿玩點,比如說在直接做個二戰遊戲,並且放上子彈時間和擊殺特效,風險就非常大。
這是由於市場決定的。要知道,很多公司在推出了大火的初作後,就會開始製作續作。可初作大賣,續作銷量一塌糊塗的例子比比皆是。連自己模仿自己的續作,都有可能遭遇銷量慘敗。別說外人去抄襲了。
而且要作出《遠東戰場》這樣質量的遊戲,得組建超過百人的團隊,消耗數百萬乃至數千萬美元的經費,再花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做出來。
大型公司有實力做,但立刻就會被人懷疑“創新能力不足”,然後股價下跌。賣遊戲的錢,還不如蒸發的股價呢。
小公司沒有那個實力,隻能拿著策劃案去找風險投資,但沒有人會給這種項目投資的,血本無歸的幾率太高。
像維爾福這類沒有上市,又有現金儲備,執行精品策略的中型公司來說。也不會去抄襲青瓷科技的遊戲。太丟份,又影響自身的規劃,導致粉絲流失,對長久發展極為不利。
也就是說,如果青瓷科技不做,不會有別的公司敢於直接抄襲《遠東戰場》的玩法,去做歐洲二戰背景的射擊遊戲。
所以加布就特別遺憾。隻能期盼那中國人能知道好歹,好好給歐美玩家做遊戲吧。
可那中國人說得明白,“做讓他感動的遊戲”。那中國人感動的東西,就是《遠東戰場》這樣的了。一個中國士兵跑上某處陣地,然後射擊日本兵……
玩到遊戲中期,加布確實被遊戲觸動了。可如果換個背景,也許加布隻要看到遊戲簡介,就在腦中腦補出一副波瀾壯闊的畫麵,安裝遊戲時就浮想聯翩。那樣的遊戲,才能感動加布,還有更多的歐美玩家啊。
畢竟,歐美玩家才是消費主力不是麼!加布心中想,一個購買了遊戲的歐美玩家,在扣去稅後,盈利能力等於四個中國付費玩家。孰重孰輕,那中國人卻不明白!
“唉。”加布長歎一聲,然後用英文打字道歉:“不好意思,我不應該幹涉這些東西的。”
道完歉,加布這才把鍵盤還給李明。
做為華裔的李明,心情就沒有加布那麼複雜了,沒那麼多的怨氣。
在加布的授意下,李明打字道:“既然你有自己的規劃,那我們也隻能配合了。這遊戲我們也不進行大規模的宣傳,隻向一些遊戲雜誌交付新聞稿,準備在春節的時候開賣。”
確實不能花一個月的時間宣傳了。不然宣傳得越多,就有越多玩家搶先去玩盜版,反而使遊戲銷量減少。
王不負對此並不擔心。並不是說所有遊戲都需要宣傳才能紅火,比如說這款遊戲,隻憑著多人模式,就足以大賣了。他對此很有自信。
新遊戲的事情,談得差不多了。王不負正好還有一件事情要說,“我現在準備研發一款3D遊戲引擎,但老實說,青瓷科技的技術實力不夠。所以希望能夠找美國公司展開這方麵的合作。”
新引擎?加布感興趣了,“做哪個種類遊戲的引擎?”
“我希望新引擎能用來製作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射擊遊戲,還有動作遊戲。”王不負說道。
這種引擎演算量非常巨大,難度極高。研發起來曠日持久,耗資無數,而且難有成果。
但一旦擁有此類技術,實力就能攀升一個台階。
加布也知道引擎的重要性。現在維爾福在用的引擎,改進空間已經很小了。起碼再有個兩年,就會落後。如果到時候再開始研發的話就遲了。現在開始做準備其實正好。
隻是很多事情就算知道,也不見得能立刻開始做。新引擎就是這樣,維爾福人手不足,難以拚湊出足夠的引擎研發團隊。
所以加布問:“這合作是如何進行的呢?”
王不負已經想好了,打字說:“我在中國設立一間實驗室,專門做新引擎的研發工作。合作公司派出人員,來中國和我的員工聯合研發。研發費用由我全權擔負,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