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既然你有意見,那我可以退一步,就要你們華強10%的股權好了!按照你們華強公司的章程,持股達到10%的股東有權進行董事提名,我要求陸氏在華強董事會中至少擁有一個席位,否則少量參股對我們來沒有任何的意義!
你們華強不缺乏現金,我們陸氏同樣不缺乏現金!我讚同《東方瞭望周刊》最新一期中,那篇關於國內彩電產業的分析。大陸彩電去年銷量的下降,隻是各種因素疊加下的暫時低潮,中國市場未來的潛力不可限量!
我沒理由因為幾千萬的現金,就放棄華發這樣一家能排進全國彩電企業前0強的公司!華發的企業管理並沒有任何問題,相信很快就能走出困境!”陸秦笑著道。
陸秦之所以會改變想法的原因很簡單,東方集團不久前剛剛對外宣布,將繼續加大對深海特區和內地進行投資。東方集團絕對堪稱所有香港資本投資選擇的風向標,它既然願意為內地未來的發展前景背書,無疑可以大大增強其他香港投資者的信心。
實際上陸秦為此還親自向李軒探過口風,李軒也沒有含糊其辭、故弄玄虛,而是用十分肯定地語氣親口告訴他,自己依舊非常看好內地接下來的發展前景。這讓陸秦心中大定,改變了之前準備想要從內地撤出一部分資金的計劃。
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陸秦非常清楚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道理。現在正是內地發展陷入一定困境的時刻,他如果能在關鍵時刻加大投資,更容易收獲真正的友誼。這對陸氏集團未來在內地的發展,可能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當然,陸秦也不可能因此就胡亂投資,隻有像華強公司正這種能入他法眼的優質資產之一,才會吸引他的興趣。所以他拒絕了李火林想要現金收購自己持有的華發電子40%股權的建議,反而提出願意以這部分股權加現金的方式,獲得華強公司0%的股權。
華強電子現在的股權結構中,控股股東粵東省電子工-業總公司持股55%,ra公司持股15%,剩下的公中持股0%。而陸秦的胃口可謂不,想一舉成為華強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答應陸秦的這個要求,省電子工-業總公司在持股權肯定會被稀釋到50%以下,失去絕對控股的地位。李火林雖然有意稀釋省電子工業總公司的股權,但這有一個前提是必須保證國家對華強電子的絕對控股。
所以李火林原先的設想是引入特發集團,這樣對國家來華強的股權隻不過是左手換右手,控製權依舊牢牢掌握在國有資本手中。而一旦國有股失去絕對控股地位,意味著華強公司的控製權就有可能易手,這很容易成為國內保守派的攻擊目標!
“陸生,你的要求我需要回去與董事會和管理層進行認真商討之後,才能最終答複你!華發公司的大股東特發集團實際上已經意屬我們提出的並購建議,這一點希望您能夠知曉!更何況華發的生產線建成於八四年,主要以生產14、16寸的屏幕彩電為主!
隨著國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尺寸彩電的銷量增速正在開始快速下降,相反0寸以上的大屏幕彩電銷量越來越高。所以華發的生產線不出五年就將徹底陷入淘汰,但陸氏的發展重心顯然沒有放在像華發這樣的合資企業上。
所以我懷疑貴方未來還會不會按比例繼續出資,花大筆資金對華發公司現有的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所以在我看來,陸氏公司趁著華發公司現在的價值還不較高,不如抓緊時間進行折現!”李火林繼續對陸秦施加壓力道。
兩人的這一次會麵並沒有達成任何結果,但大家經過相互試探,至少明白了對方的一些心思。特別是對李火林來,他對華發可謂是誌在必得。而陸秦如果隻要10%的股權,給他操作的餘地就會大許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