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自己生產的效率是不是沒有外包出去劃算,那根本不是應該優先考慮的問題。隻要廠子不虧,能保證大家的工資按時發放就行了,反正就算企業效益再好,利潤也要上繳國家,有沒法裝進個人的腰包裏。
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倪宏誌敢於把遙控器訂單交給遠在千裏之外的一家工廠來做,可謂是非常的有魄力。也正因為這樣,劉暢對倪宏誌非常看好,這不僅僅是因為對方給自己送來的不的訂單,更因為他發現了對方不同於一般國營企業負責人的巨大人格魅力。
倪宏誌吃完夜宵已經是後半夜一點多了,他和劉暢圍繞著企業創新這個新話題整整聊了三個多時,直到結束時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劉暢對於創新這個話題絕對是非常有發言權,因為他就職的東方風投公司的核心業務,就是從千奇百怪的項目計劃書中,找出有投資價值的新穎點子。
而這對倪宏誌來,卻仿佛是一下子打開了一片全新的世界。在他以前經曆中,企業的任務就是按照計劃部門的下達的任務生產產品,隻要開發新產品的事情自然由專門的科研院所負責。
就算之前長宏公司從國外引進彩電生產線,真正的工作其實是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產品組裝。長虹公司近幾年也有一些技術創新,都是對生產進行細微調整,以便於盡可能大得提高產能,來滿足之前旺盛的銷售需求。
在去年工廠裏開始出現彩電擠壓之後,倪宏誌就在思考解決的辦法。他最後選擇降價的方式,自然不是一種最佳選擇。雖然政府最終並沒有對長宏公司和他本人進行處罰,但他這種破壞規則的刺頭肯定是不招人喜歡的。
如果長宏公司的產品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那麼他就根本無需擔心賣不出去的問題。比如有一個現成的例子,華強公司去年受到的衝擊就比較。
現在國內大部分電視機生產企業的生產線,生產的都是14、16、18英寸的中屏彩電。因為品牌多、產能大,這一部分市場競爭是最激烈的。而華強公司的彩電生產線中,最的尺寸也是1英寸,它的主流產品是5英寸,以及高端的9英寸。
因為華強公司的生產線大部分產能都是為ra公司代工,而0英寸以下的電視機在美國的銷量很,所以華強獲得的代工訂單雖然是ra公司中低端彩電的訂單,但它的生產線相對於國內市場來已經是中高端了。
所以華強公司內銷部分的彩電,主要競爭對手不是其他國內企業,而是外國品牌。去年彩電行業整體銷量出現萎縮,華強公司的銷量卻基本能夠維持穩定。一方麵是因為能夠買得起大尺寸電視機的家庭,基本都是國內先富起來的一部分家庭,他們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相對較低。
而且由於華強公司由於是國內企業,其生產的電視機省下了彙率成本和關稅成本,自然比與之競爭的同尺寸外國電視機要便宜許多。所以那些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出於省錢的考量,原計劃可能準備買外國貨,現在反而選擇了買質量同樣過硬的華強彩電。
所以,華強公司靠著蠶食了大量國外電視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在去年彩電全行業哀鴻遍野的大背景下,依舊能夠把保持住銷量不下降,這就是技術領先的優勢所在。
倪宏誌躺在酒店的床上想到這裏,心中不由一片火熱,他放佛已經抓到了長宏公司未來前進的方向。而被他當做榜樣的華強公司老總李火林,其實也同樣還沒進入夢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