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曹雪芹在《恨無常》曲的第二句裏,就已經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個人的死亡,不是因為什麼發福、痰壅、感冒,因病死亡,她是突然死亡。什麼叫做“眼睜睜,把萬事全拋”啊?一個人眼睜睜地不願意死。生理上不到死的時候,結果“把萬事全拋”,就說明是非正常死亡。
如果我這麼解釋你不服的話,請讀或者叫做請聽警幻仙姑讓歌姬們所唱出的下一句,“ 蕩悠悠,把芳魂消耗。”這句話很恐怖。有位紅迷朋友跟我討論。說鬧半天,她也是上吊死的呀?她的死法和秦可卿鬧半天是一樣的呀?他很感歎。但是我現在要鄭重告訴你,她的死法和秦可卿是有區別的。秦可卿是自己上吊而亡,是“畫梁春盡落香塵”。她怎麼死的呀?“蕩悠悠,把芳魂消耗”,她很可能是被別人縊死的,被別人用綢巾、玉帛絞死的。而且這過程當中她非常痛苦,她的“芳魂”是“蕩悠悠”地、一縷一縷地歸於消失,非常悲慘。她的死相應該是比秦可卿還要可怖。
她死在什麼地方呢?《恨無常》曲交代得非常清楚。是像高鶚寫的那樣,死在宮裏麵嗎?在鳳藻宮嗎?不是,叫做“望家鄉,路遠山高”,你想這是在什麼地方?也有人跟我辯論,說她不是金陵十二釵嗎?她的“家鄉”應該指的是金陵了。如果她是在皇帝身邊,在北京的話,她望她的家鄉不是“路遠山高”嗎?這個聽起來似乎也還自成邏輯。但是我認為,這樣解釋很牽強。因為通過裏麵的描寫可以知道。賈家很早就離開金陵了,裏麵寫到賈寶玉神遊太虛境,看到有金陵十二釵的冊頁,就向警幻仙姑提問:“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麼隻十二個女子?”裏麵的賈寶玉,他對金陵就完全沒有記憶。當然。警幻仙姑就有一個解釋,說不重要的就不錄了,錄進的都是重要的。這就說明裏麵的賈家已經離開金陵故鄉很久了,金陵隻是一個原籍。賈家裏麵每一個人的死亡,後來幾乎都是在離金陵很遠的地方。曹雪芹不可能把一句可以通用於賈家諸多人物的詞句,特特地寫在這裏,所以我認為“路遠山高”不會是指原籍。在《恨無常》曲裏麵這樣來寫元春之死,它指的應該是元春死於一處荒郊野外,也就是說元春死在不但離她的祖籍金陵很遠,而且離她平時所居住的鳳藻宮也很遠,當然離她自己父母所住的榮國府也一樣遠,應該是比如說潢海鐵網山那一類的地方。“路遠山高”是那樣的含義。
她和秦可卿又有類似的地方。秦可卿上吊以後,沒死絕的時候,跑去給鳳姐托夢,說我要走了,你們賈氏宗族應該怎麼辦。賈元春在“芳魂蕩悠悠”的時候,她也向她的父母,估計也托了夢,或者起碼是她的陰靈想托夢,想表達一個意思。一個什麼意思呢?《恨無常》曲裏麵寫得很清楚,就是“故向爹娘夢裏相尋告”,這句話說明她也是托夢。的八十回以內沒來得及寫到她的死亡,八十回以後的文字,曹雪芹的原筆現在沒有看到,估計她也是托夢。她在夢裏跟她的父母說了什麼話呢?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呢?她說“兒命已入黃泉”,這句話就更確定她是死亡了。如果說“蕩悠悠,把芳魂消耗”你覺得還不一定是死,那麼這句話就太清楚不過了,說明最後她是死掉了。她發出一個什麼樣的慘痛的警告呢?她說,“天倫嗬,須要退步抽身早!”“天倫”就是她向她父母的一聲呼喚,當然也不僅是父母,一說天倫的話,所有的親族它幾乎都可以包括在內,就是說建議賈氏家族“須要退步抽身早”。什麼叫“退步抽身”?大家記不記得《紅樓夢》的第二回寫到賈雨村這個人物?他賦閑的時候到了一個破廟,叫智通寺,這個廟有一副對聯,怎麼寫的呀?“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些意蘊在《紅樓夢》裏麵是貫通的。就是說,不要老覺得榮華富貴是可以持續綿延的,不要總是去想盡辦法到爭奪權力的戰場上去搶一塊肉、分一杯羹。人生在榮華富貴的誘惑麵前,不要眼前無路才想回頭,身後還有餘的時候忘了縮手。你看,在第二回就出現了這樣的句子。在《恨無常》曲裏麵,作者在賈元春向她父母,向她的家族提出的警告當中,又發出了這樣的聲音,就是要“退步抽身”。從哪兒退步?從哪兒抽身?就是從“雙懸日月照乾坤”的這種皇權鬥爭的格局裏麵來退步,來抽身。當然這種勸告估計起不到作用。因為像裏麵所描寫的四大家族,像賈家這樣的貴族家庭,特別是這個家庭裏麵的那些主要成員,他們是不太可能真正從權力的角逐當中去退步抽身的,而整個《紅樓夢》的悲劇根源也就在於此。
盡管由於稿子的散失,我們無法看到《紅樓夢》八十回之後真正的原作。不過通過賈元春的《恨無常》曲,我們還是可以得出一個清晰的結論,就是賈元春最終將難逃悲慘死去的命運。那麼,以“草蛇灰線,伏延千裏”著稱,擅長設置大伏筆的曹雪芹,在《紅樓夢》前八十回裏麵,有沒有這方麵的設計呢?元春惟一的一次公開亮相也就是省親的時候,會不會透露了這方麵的蛛絲馬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