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一)(1 / 3)

這天晚上,葉祝同周可提著些禮品進了楊陸順家,歡天喜地地告訴楊陸順和沙沙他們搬進了家屬房,是趙翠娥原來住的那間。看來文教局馬局長還是把楊陸順的拜托放在心上的,楊陸順也覺得很有麵子,但對葉大哥送禮物有點不滿:“葉大哥、嫂子,以我們兩家的關係還搞送禮這套,是看我這老弟不來吧?”

葉祝同故做奇怪地問:“什麼這套那套的?送禮是這套,那麻煩領導指示一下那套是什麼?”這話說得大家都哈哈直笑。

周可抱著旺旺感激地說:“六子、沙沙,這又不是什麼貴重東西,我還怕拿不出手。說良心話,如果讓我們自己去奔去跑地求人辦事,隻怕要送出去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呢。老葉也說你六子講原則上門道個謝就可以了,可我不管那些,我是出於真心感謝,何況這點點東西也違反不了什麼大原則。農村裏走親戚朋友也還要擰隻雞帶幾十個雞蛋哩,沙沙,你說嫂子說得有道理不?”

沙沙主要講的是麵子,還真不計較東西多少,笑著說:“嫂子的人民教師,明白的道理肯定比我多了。這家反正是六子在當家,我隻負責帶好我家旺旺,其他的還輪不到我說話呢。”

楊陸順還要說什麼,周可卻逗起旺旺來:“小旺旺,看伯娘給你帶什麼好吃的了?魚肝油,吃了長得高高的喲,還有這毛線衣,好漂亮的,還過得一陣你就可以穿嘍!”

果然都是孩子吃的用的,楊陸順也隻得說:“旺旺,說謝謝伯娘!”不到兩月大的孩子又怎麼會說話,無非就是籍此下台階收下了。

女人們逗孩子,男人們談工作,葉祝同環視著屋子,說:“六子啊,這新屋都住了一年了,也不知道咱衛書記什麼時候建新文化站喲?你是管是這線的領導,可得替哥哥操心啊。”

楊陸順抓了抓腦袋說:“嘿,你不說我還真忘記這碼事了,也沒聽衛書記說起過。要不我們到衛書記那裏問問口風?”

兩人便一起去了衛書記宿舍,把來由一說,衛書記的眉毛就擰起來了,說:“葉祝同,是拖得太久了啊,這不政府裏事多牽扯我太多精力了,你放心,我正在想辦法呢,也就是今冬明春的事。”楊葉兩人得了準信,聊了幾句就走了,留下衛書記獨自傷神。

說到這事,其實衛書記沒少頭疼,當初起心修新家屬房一來是解決住房二來也暗含著籠絡人心之意,畢竟住進去的都是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沒曾想搬的時候滿口感謝,遺留問題卻都不幫忙解決。鄉裏財政是緊張了點,基建資金年年有可光是維護舊房子就要用去大筆開支,要動那線的資金都叫苦不迭甚至集體抵製,其實都是老謝在後麵搗鬼。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修這鬼家屬房!

不過衛書記還有個想法,新平有鵬子的基建隊和利群村磚窯麼,有了原材料和基建隊,先把文化站建起再說,費用再以後慢慢還。這個想法在利群磚窯建起後就有了,可磚窯不爭氣,技術力量差經驗又不足,前幾窯燒出的磚瓦基本是廢品,根本不合格,也虧得村幹部們頭腦靈活,賣不出去就村裏人自己用,於是前後不到三個月,利群村基本土磚茅屋換成了紅磚瓦屋,如果磚瓦質量合格倒是一個好宣傳題材,可以說是南平縣唯一的一個紅磚瓦屋村,改革開放結的碩果。可那些磚瓦外觀實在太差,盡是黑疙瘩,全然不象正品磚瓦那樣紅豔豔光溜溜,遠遠望去那屋就象個大麻子,利群村也被笑話成“麻屋村”了。不過利群的農民們還是齊心,這不埋怨完了又開始總結經驗開窯燒磚了。

衛書記第二天就去了利群村磚窯,支書老袁是個樸實人,忙了村裏的工作還要忙磚窯的活,這可是全村人的心血,前幾窯磚瓦沒燒成品,村委會一班人讓村民們罵得夠戧,又落下個“麻屋村”的笑話,老袁差點就沒臉當支書了。

衛書記見大煙囪直冒煙,笑著問:“老袁,這窯磚瓦不會再是次品了吧?”老袁苦笑道:“我的大書記喲,再是次品我那麻屋子都會被村裏的爺們掀翻去。衛書記,你放心,這窯磚肯定成!我又到東亭鎮窯廠請來了師傅,再不成我可真對不起全村人了。一喊集資借錢都交,一喊開工全上陣,不能再讓咱的人失望了。”

衛書記拍著老袁的肩膀說:“有你們村委會一班人領著幹,不怕不賺錢!何況政策還是傾向你們的呢。老袁,隻要把村裏人帶上了致富路,你也算是造福一方啊!”

老袁卻樂觀不起來,囁嚅著說:“衛書記,我這回去問了問東亭鎮的窯廠經營情況,他們是*前就辦起來的集體性質的廠子,占了南平縣大部分的紅磚銷售量,按說應該賺錢,可他們廠的職工老是發不出工資,我有點擔心呢。”

衛書記嗬嗬笑道:“那有不賺錢的?他們隻怕是哄你老袁的,財不露白嘛。我不是早給你們算了細帳的麼,5分一塊的磚除去成本,你們要賺3分2厘一塊呢。還有大紅瓦,也是俏貨嘛,你就等著數票子吧。我還琢磨著什麼時候在加個預製場,現在都興起樓房,預製板(空心樓板)肯定也是俏貨,老袁,我可是頂著很大的壓力來支持你們村的啊!”

老袁搓著手感激地說:“衛書記,我知道你對我們利群村好,我們盡力搞吧,不賺錢就對不起村民們了。”

衛書記又四處看了看,臨走時才說:“老袁,你也要幫我個忙,這窯磚燒好了,借點給我建鄉文化站,這不鄉裏財政有點緊,到過年前我再還你錢,怎麼樣?”老袁忙不迭地點頭答應道:“沒問題沒問題,政府有困難我們村裏應該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