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1 / 3)

胡擁軍這次可謂是衣錦還鄉,對於這位曆經血與火生死考驗的戰鬥英雄,對於這些無私奉獻自己青春年華甚至生命的解放軍同誌,人們也唯有用鮮花笑容掌聲歡迎他的回家了。規格之高、禮遇之隆重,實出於新平父老鄉親的意料。南風地區行署許副專員、南風軍分區副司令用專車把胡擁軍一家三口送到南平縣,南平縣委四套班子成員傾巢而出,新平鄉更是張燈結彩,組織了大量的學生、群眾在公路旁迎接英雄返鄉。

衛書記等新平鄉政府的領導幹部在新平劇院門口翹首期盼,猛聽到公路那裏傳來喧天的鞭炮鑼鼓聲,就知道是來了。果然通訊員小李飛奔而來,喜笑顏開地喊:“衛書記,來了,足足有十多輛小汽車呢!”

一會兒在一輛公安車的引領下,老長的車隊緩緩朝劇院駛來,依次在侯勇的指揮下整齊地停在劇院坪前。首先下車的是身穿嶄新草綠軍裝,胸前掛了數個勳章的胡擁軍,鐵漢子在殘酷的戰場上也許眉頭也沒曾皺過一下,卻被家鄉熱情地歡迎所感動,早已經是眼含淚珠,猛地立正,向四周的農民群眾團團敬禮,人們紛紛喝彩,掌聲響成一片,接著是趙翠娥抱著已經三歲的囡囡下了車,胡家老父母在衛書記謝鄉長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走出人群,胡母早就淚濕衣襟,伸手喊道:“軍子,你回來了....”一家人便哭成了一團。有少先隊員馬上就為英雄全家人獻上了紅領巾,給胡擁軍戴上了一朵老大的大紅花!

周圍的領導們和群眾們紛紛熱烈鼓掌,不少易於感動的人也掬了把同情歡欣的淚水。接下來就不累敘,無非是新平的幹部與地區領導、縣裏領導握手問好。在眾人的擁簇下,胡擁軍全家人上了劇院早就布置好的主席台,作為主角胡擁軍與地區領導縣委領導做在主席台前排,其他人則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坐在了後麵兩排。

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秩序地進了劇院,小學生們都是統一穿著玫瑰紅的運動衣褲,初中生們統一著白襯衣天藍長褲,整齊劃一煞是好看。孩子們坐下後集體高唱《國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群眾們也竭力做出有文明講禮貌的斯文樣兒就坐,生怕讓大領導們覺得新平的群眾覺悟不高。

一切都是圍著胡擁軍在轉,這不衛書記在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之後,就是胡擁軍做英模報告,其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英模報告團做彙報時,就已經向全國進行了現場播報,各大城市也做了實況錄象轉播,此後近兩個月時間英模報告團到各大城市巡回報告,隻可惜新平這小地方通訊落後,還是楊陸順當宣傳委員後到縣廣播局翻錄了報告會的磁帶,在鄉裏播了幾次。胡擁軍早已經能把兩三萬字的報告背頌下來,這不他也沒拿出稿子,徑直抑揚頓挫地講敘著他曾經麵對的生死考驗,隻可惜裏麵攙雜了太多的政治性詞語口號,甚至大篇幅的心理活動,減少了可信度,可人們聽到我英勇的解放軍戰士不惜生命地消滅侵略者,依舊熱血沸騰,不時報已熱烈地掌聲,不時流下痛惜傷心地淚水。

報告會結束後,胡母就熱情地邀請地縣領導去家裏做客,行署許副專員不忍拂逆英雄母親的好意,便答應下來,新平鄉衛書記和謝鄉長是肯定要去作陪,胡擁軍見了人群中笑意融融的楊陸順,便把楊陸順也請上了車。

胡家早已經在衛書記的指示下修建新屋,紅專大瓦氣勢不凡,跟一線其他農戶比簡直是鶴立雞群了,幸虧農民家家門前有曬穀坪,十多輛小汽車還有地方停靠。

胡擁軍趙翠娥春節後去雲南老屋都還沒翻新,也驚訝得很,倆口子就知道是衛書記的好心,立即投去感激地一瞥。地縣的領導也發現了這異常情況,都滿腹疑問,到屋裏一看,家具擺設還是老舊的,村裏的村支書就趕緊彙報說:“胡老漢家的屋是今年新修建的,當時我們村裏得知擁軍娃為保衛祖國的領土,在打擊侵略軍時受了重傷,我們村裏的人心裏那個難受啊,都紛紛來慰問胡老漢一家,見他們倆老住的還是破舊的土磚屋,就更覺得對不起擁軍娃,擁軍娃是他們倆老的獨子,為了保家衛國在前線流血犧牲,沒時間回家盡孝道,所以我們村裏千多號人一商量,怎麼著也不能讓英雄的父母遭罪。就你湊一根木,我出幾塊磚,村裏人合夥給胡老漢家修了這三間新屋,也是我們農民階級兄弟的一份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