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祖甚至猜想楊勝武沒準兒也是這麼想的,他嘴裏說的是因果報應,但實際上他對這些貪官汙吏的痛恨還在自己之上,他們全家幾乎都是被這類人害死的。劉繼祖從楊勝武平日的言行也能看出來,他對這類人是多麼痛恨,隻是現在更能克製自己而已。
這時大家的飯吃的差不多了,天也已經黑了,於是一起回了客棧。
楊勝武排好班,除了分別負責守衛在客棧外、大堂、房間外的三個人以外,他把剩下的人都召集到了他的房間裏,他們要商議一下後麵的行動計劃。
等人都到齊了,楊勝武還是讓劉繼祖先來介紹從容兒那裏了解到的有關陸逐權和呂褚的基本情況。
劉繼祖早就準備好了,“各位前輩,為了把情況說清楚,師祖讓我先簡單給各位介紹一下大周的官製,雖然這有點囉嗦,但這有助於咱們更清楚地了解這陸逐權和呂褚是什麼身份,以及現在金陵城的情況,這樣咱們才能更好地製定計劃。”
眾人都不太懂這些,於是催著他快講。
“先說朝廷,在中央,大周實行的依然是三省六部製,三省指的是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三省長官為正副宰相,具體誰為正,誰為副,以及具體幾人,曆朝不同,本朝以門下省侍中為相,中書令和尚書令為參知政事,官階正二品和從二品。
六部指的是尚書省下屬的吏、戶、禮、兵、刑、工六個部門。正職為尚書,副職為侍郎,官階正三品和從三品。每部又有四司,共為二十四司,分管國家各類具體事務,是整個國家政令的具體執行部門。
另外還有專職司法的禦史大夫和獨立管理高級軍官的大將軍府,以及專門給皇帝提建議的諫議大夫,他們官階高低不等,從正一品到從三品都有。
另外還有名譽官職,比如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等,官階是正一品和從一品,但一品多為高官的加銜,並無實際職權。
地方上則分為道、州、縣三級管理,其中同階文官權力高於武將,各地的武官也都是聽命於同級文官的。其中道的首官為道台,稱總督,正四品,手下有治所城守和道丞為輔助。治所城守為武官,官階與總督同。道丞為文官,官階比總督低一級,從四品。帝國為了平衡,這三個官職是有分工的,其中總督抓行政,城守抓軍政,道丞抓司法,道州縣都是如此,後麵我就不在贅述。
州複雜一點,分為大州和小州。其中大州的首官為府台,稱太守,管理十個及十個以上的縣,正五品,手下有州城城守和州丞。州城城守為武官,官階與太守同。州丞為文官,官階比太守低一級,從五品。
小的州的首官為知州,稱州令,管理十個以下的縣,正六品,手下有府城城守和府丞。府城城守為武官,官階與州令同。府丞為文官,官階比州令低一級,從六品。這類州總體數量較少,多分布在國家周邊各道,以及各道的周邊地區。
縣的首官為知縣,稱縣令,正七品,手下有縣城城守和縣丞。縣城城守為武官,官階與縣令同。縣丞為文官,官階比縣令低一級,從七品。
縣丞一級以下的辦事人員就不能稱為官了,隻能稱吏。官和吏差別極大,雙方的待遇明顯不同,官是由國家任命並發放俸祿的,而吏則是由各地自行聘任並解決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