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其實是十七鎮,後來將劉備這位縣太爺勉強算了進去,改鎮為路,稱為十八路諸侯。
然而這一次,因為上穀郡太守秦峰的加入,是真真的十八路諸侯。
秦峰此時的心是激蕩的,來大漢六年,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待得董卓火燒洛陽,聯盟解散。這十七路諸侯一回去,就開始廝殺搶地盤了,那時候便是群雄逐鹿,真正的亂世開啟!
隻要滅了公孫瓚和薊縣的劉虞,自己就能拿下幽州。斷不能讓袁紹輕易得到冀州,散夥的時候就提點一下那韓馥。秦峰思索著,一一觀望諸侯模樣。總是要記住這些牛人的長相,不然就白來東漢一場了。
這白胡子老頭是陶謙!那國字臉的紅臉大漢是孫堅嘍!吾靠,袁術脖子下麵竟然長了個帶毛的肉瘤!
這精幹的中年人就是公孫瓚嘍!可惜,汝的子龍到咱手中了。想到此時不禁一愣,因為他在公孫瓚背後看見三人。
其中一人雙臂過膝,雙耳垂肩,另一人麵如重棗,最後一人豹頭環眼。
劉備前些年被督郵鞭打,後來又被朝廷通緝。秦峰以為他不會出現在這裏,但是還是小瞧了他。劉備這幾年東躲西藏度日,見到諸侯會盟的好機會,死皮賴臉的找上公孫瓚。
公孫瓚與劉備是發小,又見朝廷以亂,便將他帶上了。
劉備可是能忍,斷不能讓他有出頭的機會,斬華雄,戰呂布,絕對不能讓他得到一點名聲。秦峰暗自琢磨。
劉備見秦峰望過來,便微笑著拱手回應。他身後關羽,張飛裝作沒看見的模樣。
張飛便小聲道:“二哥,上一次大哥疑心我們要投奔秦峰,還大哭了一場,這一次斷不可在於秦峰過往。”
關羽點頭,心裏不免想到:上一次大哥抱著三弟大哭,秦子進說是有龍陽之癖,這幾年吾也沒看出來名堂?
太守王匡提議設立盟主,以便統一行動,眾人讚同。
徐州牧陶謙德高望重,便說道:“子進公平黃巾,誅十常侍,乃是天下人的楷模,可當盟主!”
北海太守孔融跟著說道:“前輩所言甚是,諸公以為然否?”
山陽太守袁遺是袁紹的親戚,東郡太守喬瑁是袁家的門生,先後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下多故吏,又是漢朝名相後裔,可為盟主!”
諸人聞言便吵吵起來,有人說秦峰應該當盟主,有人說應該袁紹來當。
袁紹十分想當這個盟主,因為好處顯而易見,一來可以指揮他人作戰,避免自己的損失。二來若是擊敗了董卓,身為盟主,三公之位跑不了,沒準還能得個大將軍坐坐。
然而他又有些不想惹秦峰,見狀沉默不語,不見喜怒。
秦峰喝著茶水,也不多言,便想著當個盟主好像也不錯。借著喝水的機會,自言自語道:“可否!”
他背後的徐庶尋思了一番,小聲道:“主公,諸侯各有心思,盟主一職隻是明目而已。勝是諸侯之功,敗則是……。”
秦峰這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人勸,尤其是手下牛人的勸。聞言一琢磨,也是這麼回事。後世袁紹當了盟主,整個一個焦頭爛額,諸侯隻知道來要錢糧,總結起來一句話,有事盟主上,沒事盟主請(吃喝)。
他慣好藏在暗處取利,便想到這明麵的冤大頭咱可不能當!
曹操小眼睛亂轉,十八路諸侯彙聚,若是厚此薄彼,必令天下諸侯恥笑。盟主看起來風光,其實隻不過是前麵的擋箭牌而已。贏了是大家努力的結果,輸了就是你統領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