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二)(1 / 2)

1

教授說,開始“假如”之前,必須再引大家去認識一下我,或者說,最近一段的我。事實上,就象這個世界沒有孤立的某人某物一樣,人生雖然或許繁瑣複雜,但絕不可能有孤立的某段。我卻非說不可了,但又該從哪裏說起呢?

說著,教授已陷入了沉思,但兄弟們相信他必已有了一個深思熟慮的契入點,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隻不過是想讓其更完美一些。

完美不是絕對的,隻能無限地接近人的想象,所以才會有了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凡人誰不追求完美呢?都是些無可奈何的事情。

果然,稍傾,教授便已開始了自己的講述——

話還是從我說話越來越少的變化說起,這大約是前麵講述中所提及的我無法正常工作那一段所發生的事情。

前麵的講述中,兄弟們都曾有過關於碎話的講述,這一刻,我突然湧上了關於碎話這樣的觀點:

碎話者不一定便如碎話所表達的心態,別看碎話者的嘴臉有時候惡狠狠的,其實,他是心虛的,因為他同樣有一顆善良的心,隻是他太多地關注了人家的缺點,有誰會沒有缺點呢?別不信,若是你當真發起狠來要治他,他或許不怕麻煩,但他絕不會去沾惹如此不必要的麻煩。從這個角度來看,碎話者多是軟弱的,越狠,越軟弱。

我這裏所說的不說話,當然不是指碎話,而是每個人都必須要說的用於表達自己的話。人原不能夠太過出眾,若是不說話,那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從前麵的講述中不難看出,我雖不善言,卻也不是不說話之人,自覺不少的場合還能應付得來。

太離奇了,定是病了。人們可以肯定地猜測道,之後的關於前麵曾提及的我一係列的反常舉動的入情入理的分析漸漸就讓這種猜測成了真的,一時間,我成了人們關注的中心,但我並沒有太多的擔心,因為我知道除了家人這種關注隻待人們習以為常了不久就會失去,這是我認準了的一個規律。

其實,也算不得病,病不病隻有自己知道,隻是某一天我厭倦了說話就不說了。

——人為什麼非要去做那麼多的辯駁?難道不說話就不能表達清楚意思嗎?我頑固地想著,卻並不否認人的行為必須取得別人理解才算合理這樣的事實。

人若要取得別人的理解當然是不易的,可又為什麼非要獲得別人的理解呢?難道僅僅為了讓別人感到正常嗎?我偏不,但我還是努力地增加飲食以證明自己健壯如牛,因為老婆東扯西拉地找來的為我看病的醫生實在讓我反感,卻不料反常的飲食竟又成了我病情的有力佐證。不就是想讓我說話嗎?偏不,任你鬧去吧,盡管我能夠聽到她內心的感歎。

在這裏且不多說我多少次毫不容情地扔掉她給我購置的昂貴的藥以及長期求醫無效她隻有認命又因不肯放棄偶爾地還要來煩我的現實,其實,她完全忽視了醫生所做出的生理健康的結論,非要認為我有病,隻是因為我不說話,不說話也算得上病嗎?

她說,不說話就是反常,反常還算不得病嗎?

反常也算病,笑話,隨你怎麼鬧。我這樣想著,就是不說,她終於無可奈何了,豈不知我正因為自己的一個發現而暗暗自得,隻是我努力地板著臉才能夠讓自己莊重且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