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菲奈斯上尉對我另眼相看,在連隊裏,拿我做他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呃,‘談伴’;因此,較之我的‘普通’的戰友們,我能夠得知更多的來自‘上頭’的信息。”
“當然,菲奈斯上尉的級別並不算高,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消息源——司令部的作戰參謀達尼埃爾上尉是他頂頂好的朋友。”
“好了,了這麼多,該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了——中國人也會‘等’嗎?”
“我們雖然歡迎中國人的到來,不過那隻是‘原則上的’,我們並不歡迎他們目下就到來——目下,我們還有將近一半的兵馬正在陸路的泥濘裏掙紮呢!其中,不但有步兵、騎兵,更有全部的炮兵——哎,步兵、騎兵也罷了,沒有炮兵,這個仗,是根本沒法子打的呀!”
“也不應該簡單的‘也罷了’——騎兵還可以‘也罷了’,反正也派不上多大的用場;可是步兵——走陸路的步兵的數量,還是相當不少的呀!”
“而且,建製上也因為‘水陸分兵’被暫時打亂了——五十一團也好,混合步兵團也好,四十七團也好,都是一分為二,一部分走水路,一部分走陸路。”
“總之,我們必須等待陸路部隊的彙合。”
“可是,中國人肯‘等’我們嗎?”
“那幾日,司令部的頭頭們,個個度日如年,他們一麵派人猛催陸路部隊加快行軍速度,一麵向太原方向派出大量的偵騎,生怕在陸路部隊抵達宣光之前,中國人就趕到了。”
“陸路部隊的行軍速度,似乎沒有加快的空間了,再怎麼催也沒有用;偵騎們倒是很快就和中國人打上照麵了——前出到恩達寨地區之時,我軍的偵騎發現了多支股中國部隊出沒。”
“恩達寨居宣光和太原之中;這些股中國部隊,應該也都是偵騎一類,雙方沒有交火,遠遠打個照麵,便相互脫離接觸了。”
“司令部的頭頭們暫時放下心來——中國人偵查行動的頻密,明他們尚未完全掌握宣光這邊的情況,他們的大部隊,應該還未開拔,至少,尚未遠離太原城。”
“但沒過多久,頭頭們的心便重新提了起來——中國人終究還是上路了。”
“而且,兵力方麵,雖不能確定準確的數目,但可以確定的是——遠不止二千五百人,至少,是該數字的兩倍吧!”
“當然,即便如此,我軍依舊擁有數量上的優勢,隻是——”
“呃,中國人的增援,竟來的如此之快?”
“中國人的增援,隻能來自諒山,可是,諒山距太原的距離,較越池距宣光的距離,還要遠些啊!”
“不過,頭頭們很快又放下了心——情報顯示,從太原開拔的部隊,有的穿新式的藍色軍裝,有的穿舊式的‘號服’——就是,這支部隊,並不都是‘軒軍’,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綠營’。”
“這就不怕了——‘綠營’啥的,不在我軍之話下!”
“呸!啥叫‘這就不怕了’?——就全是‘軒軍’,俺們也沒怕過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