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屯兵堅城之下(1 / 2)

本章依舊節選自《安南戰紀》,不過,講述者——即文中之“我”——換了人,不再是亨利?達尼埃爾,而是該書作者鮑利斯的另一位采訪對象科莫?熱拉爾——彼時,其人服役於“遠東第一軍”第一師第五十一團,軍銜列兵。

*

*

“山西至越池這一段,我們的士氣,還是很好的;但到了越池‘水陸分兵’的時候,士兵們已經開始在私底下談論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了——‘北京—東京’艦隊的‘第一批次’,已經全軍覆沒了!”

“問排長、連長,不得要領;排長、連長再往上問,得到的回複,便是‘此乃謠言,不得傳布,不然,軍法處分’,雲雲。

“沒有人曉得這個‘謠言’是如何‘傳布’出來的——其實,也沒有必要去追究這個‘謠言’是如何‘傳布’出來的——哼!這種消息,怎麼可能真正封鎖的住呢?法蘭西帝國的軍隊,什麼時候真正有過‘保密’的傳統呢?”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相信該消息的真實性——太匪夷所思了嘛!可是,也不是每個人都不相信該消息的真實性——尤其是我們第五十一團的人。”

“這支北上的部隊,步、炮、騎皆備,其中,步兵由第五十一團、混合步兵團以及第四十七團一部組成,而在步兵當中,隻有我們第五十一團打過北寧戰役——第四十七團也是打過北寧戰役的,不過,該團分成了兩部分,打過北寧戰役的那‘一部’,留在了升龍;北上的這‘一部’,北寧戰役的時候,留在了升龍。”

“還有山西戰役——戰事主要集中在山西城北,而第五十一團是進攻城北中國人陣地的主力。”

“步兵之外,合成炮兵團當然也打過北寧戰役和山西戰役,可是,這兩場戰役,中國人都沒有動用炮兵,我們的炮兵,不過相當於在打靶——打中沒打中另了,因此,中國人的戰鬥力何如,炮兵是沒有什麼感性認識的。”

“騎兵就更加不必了——入越迄今,從未正經同中國人對過陣。”

“我的意思是,隻有我們第五十一團的人,才對中國人的戰鬥力有真正的‘感性認識’——因此,相對其他部隊來,我們比較容易相信‘“北京—東京”艦隊“第一批次”全軍覆沒’的‘謠言’。”

“《安南戰紀》的讀者,應該還記得第五十一團的經曆吧?——北寧戰役時,第五十一團負責桂陽方向的戰事,為中國人‘夜襲’騷擾,惶惶不可終日;撤軍之時,置友軍於不顧,自顧自撒丫子狂奔,幾陷友軍於不測。”

“山西戰役呢?——幾度進攻城北陣地,皆勞而無功。”

“對於‘謠言’,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罷,我們的士氣,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影響。”

“還有,‘謠言’之外,糟糕的氣也是一個原因——越南的雨季開始了,潮濕悶熱,令人難耐。”

“彼時,走水路的我們,還不曉得,較之走陸路的那班夥計,我們的處境,經已是如在堂嘍。”

“總的來,那個時候,雖然忐忑,雖然不耐,但我還沒有對加入軍隊這件事情感到真正的後悔。”

“事實上,我的戰友都對我從軍的原因頗感好奇。”

“我是一個高中生——在他們眼裏,算是‘讀書人’了;而家境雖不算如何富足,但康是有餘的——這樣的出身,犯得著來吃這碗飯嗎?在他們看來,我應該先去考軍校,如是,一畢業就做軍官,像我現在這樣,隻好做一個大頭兵——所為何來呢?”

“所為何來?”

“第一,我是皇帝陛下的崇拜者——這個‘皇帝陛下’,不是叔叔,是侄子;可是,這一層,不能跟我的戰友們明。在我剛出生的那個年代,崇拜皇帝陛下——再一遍:不是叔叔,是侄子——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現在?你你‘崇拜皇帝陛下’,別人看你,就像看一個傻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