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主力回援(1 / 2)

因為道家注重今生和承負,所以道家常勸人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對修道之人來說,承負:就是你對無關自己的一件事情所做所為,會最終影響事件本身既有走向,產生不同於前定的結果。那麼行事之人,會相應承擔起產生這個結果的善報或惡報。

假如,牧大將張家野神的神力和青狼神力給吸收了,相應牧大就得承負起兩家原有的劫運和因果。

牧大心下計議已定,壓下神闕府異動。

接下來,嘍囉將搶來的竹筐分開,按照一列一筐開始搜身。

這人群中還有三名姿色生得不錯的女子,早已嚇得臉色慘白,渾身如篩糠,正後悔今天來趕集,卻被單獨拉出來放在天義劉將軍旁邊掩麵不敢哭出聲來。

天義將軍的目光盯著這三名女人,眼神掃來掃去,正在比較著什麼。

牧大、牧小悄悄鑽出地洞,來到剛才喝茶的地方,目無表情地站在窗前,看著下麵的天仁軍挨個搜身和挑選物品。凡是身上無錢的,拉到一邊痛打一頓,如稍有反抗就是一刀下去屍首兩半,場麵血腥。

牧小要不是被牧大扣得死死的,早跳下去殺匪了。這不,正雙眼圓睜,麵目充血,正待噬人而食。

牧大的眼光沒有離開夏老漢。自己被夏老漢的行為感動,正想如何才能救下他。

最可笑的是沒能及時逃往北街的張鄉民團兵,正被青狼山土匪單獨拎到一邊,給狠狠按住往死裏打。他們很好識別,一身幹淨不爛的黑衣服。

其它逃脫的民團兵,全縮進了北街張鄉正和張團總的大宅子裏,緊鎖大門不見人影。說好的保境安民呢,說好的剿匪大業呢?

今天來張莊趕集的人太少,人也窮,貨也爛。不到半個時辰,十列就全搜查完了,期間還砍死了七八個不配合的。

嘍囉抬著裝有錢財的籮筐來到站在一起的兩名匪將前。兩人一看,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就那點錢和先前收集貨物,根本不值得走這趟。

兩人又一陣點頭搖頭交流,將目光看向了北街。兩人當先縱馬前行,待一刀一槍將石牌坊攔路的鹿砦劈開後,其它土匪跟著向張團總等大宅撲去。

也不知是張團總等幾個大戶的牆高院深,還是祖宗保護,二百土匪打了半個時辰,用了各種辦法,就差直接放火了,硬是沒能破門。

牧大看著那攻打場麵,總覺得奇怪。按民團編製來算,以五人為伍、五伍為隊、五隊為團,人數應為一百三十人左右(團總一人、團副一人、度支一人、功曹一人、侯正一人),張鄉民團人數應該不高於一百五十人。在過東升橋時聽那幾個民團兵說鄉正、團總帶著百人到了縣城,那麼張莊除了兩橋守衛,基本就隻有十人左右,沒有戰力可言。

就在這樣良好的戰局之下,土匪軍居然在久攻無果後心氣退了,稀稀拉拉有幾個人朝大門砍著。兩名匪將也覺無聊,商量著準備撤軍。

~~~~

就在這時,突發變故。

牧大耳朵一動,再次聽到鷹唳聲示警,又聽到東邊橋頭那邊傳來震動聲。

轉眼一看,隻見一支隊伍,扛著一麵寫有“張鄉民團”和“張”字旗約有百餘人隊伍壓了過來。他們端著長度一致的官製長槍,腰裏掛著官製大刀朝北街撲去,邊衝邊喊:“張鄉正、張團總奉縣府命令剿匪,殺啊!張鄉正、張團總奉縣府命令剿匪,殺啊!”

這應該是到縣城進行剿匪演練的張鄉民團主力回來了。人數雖少,但氣勢不亞於千人隊伍,很快就衝到中街。

原先排成隊列的百姓仍有十來人站在那裏發呆,無意中擋了這幫殺神的去路未能及時避讓,就被民團先鋒砍翻在地,一時血流成血,滿地的血煞之氣分成兩股各自消失。

等這百名民團兵打到北街時,就與匪軍戰成一團。隻見雙方長槍橫掃、大刀亂飛,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而後縱騎奔來的兩人,長相很像同胞兄弟。一個麵容五十歲左右,一個四十多點。兩人臉色不是一般的難看,沒想到這幫土匪膽大包天居然來打張莊,還攻打自己的家門。

兩人嘴裏咬著牙、眼裏噴著火,恨不得剝了這群土匪的皮,喝了他們的血,吃了他們的肉不可。

其中民團裏也有兩名高手,一位使槍、一位拿棍,與地仁楊將軍、天義劉將軍殺得有來有回,不分上下。

原先藏在大宅的家丁、護衛和其它民團戰兵,也衝了出來與這百人隊伍彙合一起殺向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