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楊果的發現(2 / 2)

國內語言學界這麼多年以來,絕對不可能隻有楊果了解過這些理論,但是可能那些學者習慣性地認為同源語言之間的翻譯理論對獨樹一幟的漢語的翻譯並沒有太大的指導意義吧!所以這個理論的研究在國內就像是荒漠一般,楊果在知網上搜索都找不到相對應的資料。

但是這個理論真的不行嗎?楊果倒不覺得!

楊果會十三國語言——目前在橫向發展期,他暫時沒有再學新的語言——所以楊果能夠輕鬆地閱讀其他國家的典籍,僅僅是從網上能夠搜索到的那一小部分,楊果就已經對這個理論有了宏觀的了解。

而他學習的速度太快了,就算是簡單地看一看,過上幾天在腦海裏消化完畢,又成了他自己知識樹上的一椏!所以了解和掌握了變譯理論之後,楊果發覺這個理論雖然在傳統的文學翻譯上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在市場最大的應用翻譯上,這個理論卻是使用得如魚得水。

譬如一些廣告語的翻譯,這是很多翻譯大家要絞盡腦汁都很難得出滿意的結論的翻譯項目,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上,楊果能夠比較快地摸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對一個外來的理論,楊果知道全盤接受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是經過了實踐之後,才去糟存精,得出了一個全新的變譯理論。所以這個理論算是楊果踢出來的嗎?

並不完全是!

雖然在楊果給的資料中,陳宗岱對這個理論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但是聽完了楊果的一番陳詞,他還是感歎道:“看來之前我是錯怪了你。”

陳宗岱知道自己的弟子是一個語言狂人,學了十三門外語還不滿足,他自己也隻是精通英語和西語,有幾個旁門偏道的小語種能夠說幾句,但還達不到掌握的地步,跟楊果比起來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不過陳宗岱之前一直對楊果瘋狂地學新語言頗有微辭,他多次跟楊果說:“多而不精,這是做學問的大忌,也無法得到屬於自己的成就。你這樣下去可不行,小心邯鄲學步!”

但是現在陳宗岱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楊果的這個理論恰恰是他在接受了大量的信息資源之後才有的收獲,要是楊果聽了自己的話,死守著國內原已經研究得很透徹的語言學不放,那楊果也不可能寫得出今天的這份材料來。

“老師,瞧您說的。”楊果笑道,“您的指導對我一直很有幫助,這兩個月,我暫停學習新的語言,深入地去了解和研究我已經學會的語言,反而有了很大的提高呢!您要是再考我的語言學,我保證能給您舉一反三地一一答來。”

陳宗岱哈哈一笑,說道:“行了,不要拍馬屁,趕緊給我說一說你這個理論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