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組長(2 / 2)

離開國防部,陸強直飛西山。

與此同時,陸強安排專案組赴西南醫科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調查其他4人下落。

在去往品興縣的路上,專案組就反饋調查結果:

國防科技大學的2人均已於90年代末期轉地方工作,沒幾年就移民出國,其近況不明。

西南醫科大學的2人中,譚芳芳於2001年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鄭洪波健在,退休在家帶孫,但拒絕配合調查,矢口否認曾經參與過類似工作。

雖未有收獲,但至少說明,張龍的說法可信度很高。

在品興縣,陸強很快查到唐一明下落:1979年8月,唐一明到任縣環保局副局長,工作僅2個月,調任圪達鄉當副鄉長,直至退休。

退休後,仍在鄉裏居住。

見到唐一明,是在村道邊山坪塘一側的農家小平房。

倒也一派美好山水田園風光。

“三江市?警察局?”唐一明笑嗬嗬道:“難道我足不出戶,居然還有三江的案子牽扯到我?”

陸強不太相信眼前的人就是唐一明,因為根據檔案,唐一明應該有78歲了。

而眼前男子,看上去頂多也就60歲。

聽陸強說明來意,唐一明爽朗地笑:“我以為此生再不會言及此事,想不到幾十年後還有人惦記,居然還是毫不相關的三江警察。”

陸強原本擔心唐一明會回避此事,聽他如此一說,心頭石頭放下,便問:“您在1976年曾擔任一個叫做人機交互科研項目組的組長嗎?”

唐一明沉思片刻,道:“按照保密期限,此事已經脫密,再加之我已退休,再不言說,恐怕就再沒有機會了。”

唐一明坦承,他從1973年加入國防部的人機交互科研項目,先後參與了009號—016號項目,並在015、016號項目中擔任項目組長。

陸強道:“能介紹一下人機交互科研項目嗎?”

唐一明介紹,所謂人機交互,廣義上講,就是把人的意願通過計算機語言傳遞給機器終端執行任務。

現在的計算機都稱得上人機交互,隻不過,向機器輸入人類意願的方式是借助手動或語音等。

而狹義的人機交互,則是將人的大腦直接與機器連為一體,擺脫大腦對身體的依賴,或者說用機器替代身體。

由大腦直接與機器交流信息,通過機器感知外部環境,並直接向機器傳達行動指令。

陸強道:“據說,全世界至今也沒有成功實例。在那個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的年代,怎麼會有這樣的項目?”

唐一明道:“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成功案例,還不好說,或許有成功的,但人家保密,不對外宣傳。”

東古國為何會在那個連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開展那樣的項目?

唐一明認為,那是世界大國間綜合實力比拚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價值不低於核彈。

一旦擁有這樣的科技,國際敵對陣營妄圖顛覆東古國政權的企圖就必然失敗。

陸強繼續問道:“那麼您領導的科研組成功了嗎?”

唐一明遺憾地道:“015號項目完全失敗。016號項目似乎有點成效的時候,國家卻突然終止了項目。”

陸強問:“似乎有點成效?”

唐一明道:“016號項目收到疑似大腦通過人機交互向外界傳輸的信號!”

說完,見陸強又要提問,唐一明笑道:“幹脆,你陪我喝酒,我把發生在927的整個故事慢慢講給你聽。”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57167526/46130691.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